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
《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7日 09:06:16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2011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正式出炉,这也是年度性《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的第二期。该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李建盛所长、研究员任执行主编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联合推出。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同志任本书编委会主任,闵大洪等一批知名网络研究学者担任本书编委,北京社科院文化研究所、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的徐翔、许苗苗担任本书的副主编。

  该书第一部分“总论”,概述2010年北京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新成就与主要动态;分析2010年北京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当前首都网络文化建设,要注意加强网络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专项规划制定,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和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着力打造特色网络文化项目与重点品牌,推动首都网络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努力塑造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网络文化中心。

  第二部分“首都网络文化政策与建设管理”,以首都网络文化的管理、监督和引导为基本内容,总结和分析网络文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制度性建设,研究首都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和路径问题,就首都网络文化管理和首都文化建设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网络文化媒介与形态透析”,剖析在网络技术与网络应用发展基础上的网络文化媒介与文化形态,凸显移动互联网、微博客、网络视频、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形态的社会文化意义,反映和透析网络文化空间中的新领域、新动态与新现象,以求理性化的审视态度与应对方式。

  第四部分“首都网络文化问题与现象聚焦”,聚焦2010年度以来网络文化中的热点现象和重要问题,对首都的网络参政问政、网络低俗文化、网络推手、网络自律、网络舆情监测等问题、现象及发展态势,进行动态追踪与分析考察,以求加强对它们的重视和管理,更好地服务于首都文化建设的现实。

  第五部分“首都网络年度动态与典型案例分析”,总览2010年度首都相关网站的网络文化新动态、新事件与新个案,对首都的网络信息环境、重要网站与网络媒体、特色网络文化活动与事件等,进行动态追踪和个案呈现。

  第六部分“CNNIC数据”,通过《2010年北京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对年度北京市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与资源、网民受众情况、网络发展形态、网络应用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调研与考察。第七部分“附录”,对2010年首都的网络文化发展纪事进行记录和整理,是首都网络文化的年度资料。

  2010年,北京的网络宣传、网络管理、网络建设积极推动首都网络文化的发展,并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发挥着辐射全国的作用。本报告指出,2010年,北京的网络文化建设、发展和管理,呈现出如下方面的总体特点和态势:

  一、北京网络应用与网络文化保持和体现在全国的引领地位和辐射作用;

  二、在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升级的推动下,网络文化技术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发展;三、微博客等媒介形态强劲崛起,网络文化传播呈现强势的新元素与新形态;四、清理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和不文明内容,网络文化环境、网络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五、网络问政参政持续改善,有效促进政治文明与和谐文化建设;六、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现初步成效;七、团购网站兴起,电子商务文化与网络文化经济的新方式不断拓展。

  针对当前首都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结合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本报告提出,要着重从丰富网络文化生态、创新网络文化机制、整治网络文化环境、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打造网络文化特色、塑造网络文化品牌、强化网络文化引导力等方面,推动文明、有序、健康、和谐、繁荣的网络文化发展,有力提升首都网络文化的凝聚力、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使北京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和发展成为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制定“十二五”时期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把网络文化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和基本支撑、重点领域和业态更新、主要项目和品牌工程、其体制机制、配套措施和实施路径等,纳入政府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中,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加大和完善建设、管理、引导、培育。

  (二)探索深化主流网站与网络媒体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一是有步骤、有选择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与股份制改造,推动网络媒体单位合并、重组,增强网络文化企业的市场化经营能力和资本运作成熟度;二是改善经营管理机制,促进首都事业性网络媒体单位的经营业态丰富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促进盈利模式的构建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激活首都网络媒体与网络文化企业的活力;三是妥善处理网络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事业性与产业性之间的矛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通过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运营方式改革,探索增强北京网络媒体的经营效益,塑造首都网络文化品牌,提高网络文化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首都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机制和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1)针对首都的特点,量身定制一套具有良好理论完备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对网络议题关注状况和程度、网民意见分布指标、网络舆情危机系数等,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

  (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和网络事件的分级管理体系。针对各种网上舆情危机和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制定详尽的分级分类标准和有针对性的应对预案,对负面舆情和危机事件的蔓延升级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对网上舆情加以引导和管理。

  (四)合理规划网络文化集聚区和示范区、示范项目的建设。着重从网络文化产业集聚区、网络创意文化示范基地、网络公共文化示范区、网络文化品牌项目几个方面,加以合理的规划、选择和试点,并逐步拓展和推广。通过聚集区和示范区的建设,提升北京网络文化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强化网络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互动,增强首都对全国网络文化建设的集聚力和网络文化传播的服务力。

  (五)着力打造特色网络文化项目与重点品牌。依托首都的文化、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和管理优势,逐步打造和造就一批对全国具有典型性、领先性、特色性的重点网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品牌,构建网络文化建设的“北京路径”与“北京模式”。扶持和突出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等特色网络文化业态;培育和优化现有的网络春晚、网络文学艺术大赛等有特点的网络文化活动;丰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化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特色网络公共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网络中传统文化建设的电子形态;立足北京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古都的特色优势,充分重视网络古都、网络民俗、网络节庆、文化遗产数字模拟、非遗多媒体展演等主题的品牌建设,促进历史文化遗产在网络中的保存、传播、转换和推广,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有力平台、多元空间和信息渠道。塑造一批体现北京文化特色、首都文化形象、凸显首都文化地位与功能的重点网络文化品牌,不断塑造城市网络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彰显首都网络文化在全国的引领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首都内涵和国家影响力的网络文化中心,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网络文化中心。(编选:网经社)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