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B2B被集体唱衰 真的要完蛋了?
浅析:B2B被集体唱衰 真的要完蛋了?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09:00:54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随着B2C的快速发展,电商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前景似乎更加广阔的普通消费者身上。随之而来的,是B2B被集体唱衰,特别是在ALI开始缩减B2B业务,刺激了一帮喜欢凑热闹的媒体和外行人,开始鼓吹B2B的消亡,热炒B2C的美好未来(看过网上的各种文章,靠谱的不多)。

  B2B真的要完蛋了?那就分析一下,再给答案。

  一、电子商务是什么?

  目前的电子商务,是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服务于商务环节;并没有出现替代传统商业的技术革命。

  市场的变化,只是因为互联网技术(B2B)的进入,而给传统商业增加一个竞争者,而非替代者。

  二、B2B是什么?

  B2B是互联网技术之上的信息展示平台,是传统商业中“渠道”的概念。“渠道”的定位清晰之后,那B2B的下一步发展也就清晰了。

  作为渠道,最大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信息展示,而是整合商业中的上下游资源,即我们常说的供应链整合。

  三、B2B要完蛋了吗?

  业界是普遍唱衰B2B,媒体在引用电商感念的时候,压根不提B2B的事。唱衰B2B,这个是资本市场的行为,是B2C自我宣传的行为,远不是用户的实际选择。

  理论上,只要互联网技术服务的两端是business(B),那B2B的模式就一定持续存在。

  B2B是不是“要完蛋”,更要看B2B所产生的“价值”。关于B2B的价值,可以从下面的问题入手,也能从这个问题找到答案:

  如果没有电子商务的B2B模式,中国制造业靠什么生存、转型(尤其是外贸行业)?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基础,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基础是先能存活下来,而不是集体倒闭之后的推倒重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B2B的信息平台;B2B平台本身,也是降低中国制造业成本的功臣之一,比廉价劳动力更有价值。

  这是大方向,认清了,也就似乎明白B2B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使命了。

  四、B2B的竞争在哪?

  竞争者的进入,可能会导致市场先入者的消亡,那B2B的竞争,在什么地方?

  1、同行竞争(模式与模式)。

  内贸以ALI、慧聪为代表,外贸以中国制造网、GS为代表,这种同行竞争,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

  目前B2B同行之间的竞争,产品与服务趋于同质化,主要是技术手段上一直没有新的突破,然后又缺少整合供应链环节的能力。

  2、替代性竞争(新兴与传统)。

  外贸方面,展会是B2B的最大竞争对手,相互之间是替代关系,是目前平台遇到的最大竞争者(杂志是有前途的,但也会由纸媒向电媒转型)。

  内贸方面,除了展会,义乌小商品城、临沂批发城这样的传统渠道,是B2B的最大竞争对手。

  下一次技术浪潮之后,传统渠道(展会、批发城等)的优势会进一步削弱。

  3、同质竞争(技术与技术)。

  信息展示,是目前B2B平台所提供的最核心价值。

  从“信息展示”的角度而言,类似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核心也是信息展示的技术平台,与B2B的竞争,属于互联网主体之内的技术之争。

  从互联网技术角度来看:B2B属于“功能型产品”,Google属于“信息型产品“(参考《用户体验要素》一书)。

  作为信息类产品,追求的是“信息”更加精准的展示,但还是没有脱离“信息展示”的范畴,不会对B2B产生替代性的竞争压力。未来发展方向上,搜索是平台比较好的辅助。

  4、自我竞争(升级突破)。

  B2B企业的自我竞争是来自内部,更多是思想意识的转变。需要解决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选择,并实现资源的再配置。

  个人觉得,ALI逐步紧缩对B2B的资源投放,估计也多数是因为这个原因;在B2C平台方面,ALI更能通过“技术优势“来实现其本身核心竞争力的巩固。

  技术变革的力量,显而易见;商务整合的需求,迫在眉睫;从哪一端入手,这才是B2B个考验。

  五、B2B的供应链整合。

  供应链的整合,起点是服务的目标客户的需求(用户需求);难点是电商企业在技术之外的人才、经验积累(人才资源);重点是从供应链的哪一个环节进入(企业战略)。

  其实,其实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在强势的发展期,B2B更是如此,企业进行自己的电子商务是势在必行的,随着电子商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升级,没有电子商务的企业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大部分市场份额。(编选:网经社 勇全)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B2B供应链电子商务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