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互联网+农业”创业孵化平台“农特微商”完成天使轮融资,平台估值上亿。此轮投资由深圳前海某投资机构、生鲜农产品电商专家杜非、某生鲜农产品电商领域企业家共同投资。
农特微商于2015年成立,由物流供应链专家黄刚、工信部电子商会微商专委会秘书长冯凌凛、行业人士陈枫及张绍军共同创建,旨在打造全新的微创业孵化+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社交电商+原产地直供+扁平化供应链+O2O新零售融合的互联网农业生态。据农特微商官方信息显示,目前平台已带动600多个农特地标产区推动互联网化运营,覆盖1200多个县域。
农特联合创始人黄刚表示:“互联网+农业”核心不是渠道问题,核心在供应链运营。农特不是一个平台的布局,农特是一个生态的布局。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链接”,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核心是在“链接”的基础上进行行业“重构”。农特不是一个交易平台,农特对每一个产区孵化团队都是持股孵化,真正是战略性的孵化,这些团队都是经过我们严格考察后选择的孵化对象,对互联网思维运营、品牌农业、社交电商、供应链运营体系、地方政府关系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渠道上农特推动的全渠道+新零售,真正实现了原产地直供的订单农业模式,消灭了供应链上不必要的浪费环节,降低了供应链运营的成本和风险。农特的核心价值:农特打造的全新的服务生态,带动千万互联网农业的创业团队走向成功,不管是后端的农特产品产区创业者,还是前段的农特吃货的社区社群创业者,以及农特供应链服务的创业团队、农特的各大技术团队。
农特微商运营体系
同时黄刚认为,中国有14亿人口,一个关系到14亿人口能否吃到一手的原产地的产品的事情,不是一件小事情。如果还是以传统电商的思维,是玩不转的,一定要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运营。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农产品都可以第一时间在市场中出现,有着一定的滞后性,物流是一方面因素,还有就是品牌及渠道的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慢甚至滞销等问题的出现。从长远来看需要发展新型销售模式,让农产品走出去,打出品牌,在这方面,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支持,出台一系列政策。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村电商提到,“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互联网时代,已经将基因渗透到各个领域,经过互联网改造的行业也将不断跟上时代步伐,慢慢褪去“传统”的外衣,在与互联网的结合中,农业不再“落后”,农产品不再滞留,原产地直达餐桌不再是幻想,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更能保证食材的新鲜性。(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