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无人便利店需要靠技术支撑
曹磊:无人便利店需要靠技术支撑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31日 15:15:5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便利店从货架展示、进门时的身份识别认证、支付,到商品和货架管理、品类管理,都需要靠技术支撑,当然,运营能力也很重要。

 

  以下是该报道原文全文:《无人零售是一场马拉松 要跑到最后得这么干!

  无人零售带来的超前购物体验以及炫酷的科技感,让其成为零售业的新趋势。在亚马逊推出内测版AmazonGo之后,深兰科技、缤果盒子、阿里、居然之家旗下怡食家等多家国内企业也纷纷布局。

  大润发背后母公司高鑫零售投资了缤果盒子,大润发飞牛网CEO袁彬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无人零售是一个必须扎扎实实深耕的领域,要深入了解顾客需求,长期地、持续地去研发。不是靠噱头和故事骗点投资。不然,那怕企业现在在这个领域有一点“声浪”,长期来看不一定能取得竞争优势。

  智能技术应用普及

  7月27日,居然之家旗下首个无人便利店——EATBOX,在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一层居然之家家具家饰馆正式开张营业。记者通过现场体验发现,进入EATBOX购物,流程大致分为三步:进门验证身份;商品识别;支付。

  不过和其他的盒子不一样的是,进店处有两道门,怡食家技术方面负责人王磊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是EATBOX的独创设计,当第一道门关闭,第二道门才能打开,目的是为了防止他人尾随,保证用户安全。”

  记者在EATBOX内看到,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而阿里的“淘咖啡”以及“缤果盒子”,同样也采用了RFID技术。对于RFID技术的运用,有声音认为,手动粘贴RFID标签会导致工序繁琐,另外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对此,王磊认为,每张RFID标签的成本约为4毛钱,后期EATBOX会采用RFID+视觉识别的混合方案。

  购物结束后,用户将商品置于结算柜台的商品识别区,屏幕上即显示商品价格,用户可通过扫码进行结算。

  出口处依然是双门设计,通过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出门。据王磊介绍,两道门之间内置的重量感应设备(感应人在购物前后的重量变化)可监测偷盗行为,对无人便利店来说,防盗是一个核心问题。

  东吴证券首席证券分析师郝彪分析称,无人零售店现在主要有三种路线的技术方案:一是人工智能流派,主要采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识别等技术;二是物联网流派,主要采用RFID标签技术;三是互联网流派,主要利用二维码来完成对货物的识别。同时,他也表示,不同技术方案也各具特色。

  无人零售的前景令人鼓舞,而黑科技的加持更是让其光芒四射,不过有零售领域的分析师则认为,无人零售技术方案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待解决,如识别率仍需提高、防盗技术仍需改进等。

  无人便利店的前置技术——商品识别等备受关注。缤果盒子创始人、CEO陈子林认为,和技术相比,后端运营维护才是无人便利店更为重要的部分。

  而袁彬也对记者表示:现在不管是RFID技术或是图像识别等技术,都已经到了即将落地普及的程度,技术上应该不是一个大的障碍,而且技术的差距早晚也追得上。

  对此,网经社主任曹磊也认为,无人便利店从货架展示、进门时的身份识别认证、支付,到商品和货架管理、品类管理,都需要靠技术支撑,当然,运营能力也很重要。

  运营能力决定生死

  紧随共享单车之后,无人便利店成为资本最大的期待。当技术不再是阻碍无人便利店发展的核心问题时,后端的运营能力或决定着无人便利店的生死。谁能最早实现单店盈利,谁就能将这一模式复制并快速铺开,谁就能获得资本的青睐,成为这个行业的“独角兽”。

  那么,目前进军无人便利店的都有哪些企业?他们又带着什么样的基因和标签?

  作为电商巨头进军无人零售的代表,淘咖啡携阿里的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长驱直入。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表示,阿里并不是希望开咖啡馆、开超市等,更多的是想把创新做出来,最终和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帮助别人去升级。据淘宝网公关人士孙翰捷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淘咖啡目前还没有商用计划。可见,淘咖啡也将延续阿里的平台思维,做技术或基础设施的输出。

  缤果盒子是资本驱动型代表,背后的资本大佬纪源资本,启明创投、源码资本等拿着白花花的银子猛砸,要一年砸出5000家的规模。

  而EATBOX则有着传统零售的显性基因,背后的怡食家是居然之家旗下子公司,主打高端超市。EATBOX与怡食家超市共用物流、人力、供应链等资源。

  虽然无人便利店的终端降低了人力,但后台却需要非常强的支撑体系,尤其是供应链

  有20年零售经验的怡食家CEO安利英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无人便利店的成本可控,主要提升营收的方法是靠商品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形成完善的供应链条。在开店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日均1500元的营业额可实现盈利。

  这意味着,无人便利店只有实现大规模连锁,才能够产生规模化利润。

  运营的探索是最难的。袁彬认为,随着无人便利店扩张,实现多点运营的时候,后台的供应链、商品的快速补给以及整个现场的标准维护、异常情况的迅速反馈等都考验着无人便利店的运营能力。

  他同时也表示,拥有快消品供应链优势,能利用大数据深入研究顾客需求,以及能及时改进系统和流程缺陷的这种具备综合能力的公司,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布局无人零售的企业来说,“无人”也并非其核心,通过大数据掌握顾客购物习惯,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和智慧运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来源:中国企业报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