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日前,多家中国公司已经就封号事件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对亚马逊公司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亚马逊以打击好评返现为由进行的账号封禁和资金扣留。今年以来,亚马逊关闭了约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涉及约3000个卖家账号,此次中国卖家集体起诉亚马逊胜算几何?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快评给予解读。(更多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www.100ec.cn/zt/ymxfd/)
观点一:卖家集体起诉亚马逊给行业开了先河 也为未来维权做参考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一是跨境电商平台风控问题一直是行业最大的顽疾之一,也不是单一的平台而是整个行业。境外平台目前缺少监管,境外法律差异性大,平台拥有主导市场地位。二是卖家首先应该合规,但是通过法律维护卖家正当权利,这应该是行业的进步,会促进整个行业更加健康完善规范的发展。同时通过集体诉讼的模式,也为未来中国卖家合理维权提供模板,更为政府制定跨境电商法律法规提供参考案例。
“中国卖家长期对待平台的态度,一是境外法律维权成本过高,中小卖家一般不会走法律途径;二是鉴于平台主导地位,怕后期跟平台不好相处;三是中国卖家性格普遍低调,不习惯用法律;本次法律集体诉讼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也为后期做参考。”朱秋城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中国卖家采用集体起诉亚马逊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不管结果如何此举也是意义重大。面对强大的亚马逊平台,大多数寄存于平台上的卖家对于平台的罚扣等处罚都是“敢怒不敢言”,都想维护好与平台间的合作关系。但此次中国卖家采用集体抱团的方式起诉亚马逊也是给更多的卖家带来信心,包括:通拓、泽宝、泽汇、帕拓逊、蓝思科技、宝视佳、万拓、有棵树、环金科技、科拉诗、拉法尔、蒙智拓、航亚电商、安博科技、德拓、艾亚逊、光绵科技等。面对强势平台卖家也可以采用合理的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表示,亚马逊平台打击“付费点评”的行为,有其内在合理性。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诚实信用、公平公正都是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电商领域的购物点评,是消费者判断商品实际情况和商家服务情况的重要参考因素,堪称消费者“趋优避坑”的指南针。因此,良好的购物点评记录,是商家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竞争优势;同样的,健康有序的点评机制,也是一个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平台内经营者采取违背平台规则的手段,不当获取对其有利的后续点评,是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损害了平台和平台内同业竞争者的利益。
观点二:卖家集体起诉亚马逊争议大 特别是对资金冻结时间等条款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跨境创新工坊创始人林智勇表示,该事件中国卖家其实在开账户的时候已经默认同意了亚马逊的一些条款,其中包括一旦产生纠纷,亚马逊规定的是采用仲裁的方式而不是法院起诉。另一点就是亚马逊也规定发送纠纷只能采用是是个案处理,而不是现在中国卖家采用的集体诉讼这种方式。所在在卖家本身违规的背景下去发起集体诉讼的话胜算可能不是特别大。当然,具体法院的在受理的过程中,是不是会根据中小卖家处弱势地位,而判定亚马逊的那些条款是霸王条款等就存在变数了。另外就是亚马逊对资金冻结90天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有依据,法院是不是支持这个也是存在较大争议。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李旻表示,若卖家在平台违规操作,亚马逊进行封号处理是平台为保护良好交易环境的合理措施。但是平台账号封禁,并不是亚马逊扣留卖家账户资金的合理理由。亚马逊作为巨头企业,单个企业单独参与诉讼的胜算非常小,面对这种情况卖家们联合诉讼是非常正常的对抗决策,但是亚马逊在其开店协议中保留“全权处理违规卖家资金”的条款,同时还禁止卖家对亚马逊发起集体诉讼。该类霸王条款法院是否认定无效,取决于相应州法律的具体规定,同时这也是本案的诉讼焦点之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表示,该事件从几个维度来说,首先从卖家角度,中国卖家本身确实有部分卖家不是很合规,按照平台的规则,可能是要承担相应被封号的后果;第二从平台角度,亚马逊这种行为本身确实是一贯的这种态度,此前也有封号事件,只不过这次比较集中。第三是深层次原因,不排除是中美之间在经贸各领域的充分竞争,像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它也是一个竞争的一个主要战场。而且亚马逊本身,在美国和欧洲也在被调查,也涉及垄断的问题,作为中国买家来说,确实是需要本身合规性做的很到位,那需要合理合法的去维权。长久来看,在合规性上和合法性上,尤其在合规性上,中国的卖家是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当然这个反垄断的进程的可能也需要推进,当然这个可能是需要美国和欧洲的监管机构的推进。
观点三:卖家起诉亚马逊案件被动 但仍有突破方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表示,众所周知,平台入驻商家与平台之间,是有入驻协议的,且入驻平台的商家须遵守平台内的所有规则。因此,客观来说,商家起诉平台处罚不当的案件中,商家往往会比较被动。但也并非没有机会,亚马逊在做出处罚的过程中,如果其处罚依据和证据存在缺陷,商家也有胜诉可能。胜诉的突破点在于:一是作为处罚依据的协议或平台规则是否合法有效;二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罚商家存在被处罚的行为。
“本次亚马逊平台大规模封禁账号,冻结资金事件,对于中国商家的教训应该是深刻的;在此还是要奉告在境外电商平台上经营的商家,一定要熟悉平台的规则,善用平台规则,否则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毕竟有实力在美国通过集体诉讼维权的商家,只是少数顶级玩家。”方超强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德恒深圳办公室合伙人吕友臣律师表示,中国卖家的集体诉讼,是无奈之举,注定充满艰辛和曲折,但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或者说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根据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卖家无权选择诉讼,更无权选择集体诉讼,亚马逊设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就是仲裁,明确排斥集体诉讼。但在平台强势,涉嫌垄断的大背景下,也存在突破的可能性。一旦案件受理,卖家的诉求会得到不同层次、次序先后不同的满足。返还帐号中的剩余财产,相对比较容易;要求解封帐号恢复经营,则相对困难;而要求认定亚马逊违反约定或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则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