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评测:虎嗅网内容分析与建议报告
评测:虎嗅网内容分析与建议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7日 15:28:35
       ①内容和人需要平衡;②评论可以更加强;③专业性方面的考虑;④广泛性与深度;⑤自有内容与UGC;⑥增加沟通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作者注:个人的一些不成熟观点,其实不适合作为文章投稿,但微博的字数太有限,采用这个形式表达一下对虎嗅网的支持和祝贺,内部交流就好。

  前段时间,有某著名传统媒体的主编发表了一个观点:内容已死。这一观点引起广泛争论,其实结论大家都很清楚:内容永远不可能死,要死的是陈旧的内容传播方式。把对的内容传播给对的人,是媒体作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永恒使命。

  我对媒体和传播是外行,仅从互联网上的一些观察,给出一些个人思考。

  1.内容和人需要平衡

  互联网上的交流,早期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论坛。其源头以内容为主导,早期高质量内容很多。后来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的小圈子,高质量内容生产让位于泛泛的人际交流和自我表达(如灌水),于是大量高端用户流失,论坛走向衰败。其原因在于论坛在实质上是封闭的、高度中心化的,容易形成“小圈子”熟人文化,党同伐异。

  虎嗅网经过一年的“野蛮”生长,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作者和编辑群体的规模毕竟较小,自然发展下去,不排除沾染“论坛”习气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大家(包括作者和编辑)共同努力,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虎嗅网,平衡内容与人的关系,让高质量内容(而不仅仅是“明星作者”)始终成为虎嗅网的主流。

  2.评论可以更加强

  博客强调了内容,却弱化了社交,导致高质量内容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同样源于博客体系的封闭性。要使高质量内容能够脱颖而出,除了编辑们的推荐外,更重要的是去中心化的评论。虎嗅本身对评论已经很重视了,但可以更加强化一下,例如推出一些“本日/本周最佳评论”等,把对最佳评论的鼓励和奖励常态化。当然这需要引入新的评论统计和计算方法。

  3.专业性方面的考虑

  观点无对错,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如果观点涉及到专业或技术,此方面的错误不仅仅损害作者的观点,更会损伤网站声誉。虽然媒体重视“热度”、乐见争论,但并非所有争论都能有质量。这可能需要网站方面加强与真正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系,能甄别出一些基本的、严重的技术错误(例如微信的信令占用问题就是基本的专业问题,尽管情况很复杂,涉及到2G、3G网络的数据通信原理,但是它毕竟属于成熟的通信理论与技术范畴,存在确切答案。)这方面,国外的专业媒体值得学习。

  4.广泛性与深度

  TMT依然是个很宽泛的领域,热点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在保持广泛性的同时,也应逐渐梳理行业状况,逐渐聚焦若干个有长期影响的领域。引导相关作者在这些领域深耕细作(总体来说,虎嗅网作者关心的领域也比较散),形成虎嗅网在多个细分领域的影响力,避开同质化。我想虎嗅网近期的选题征集活动就包含了这方面的考虑,不再多说。

  5.自有内容与UGC

  感觉上虎嗅网正在逐步加强自有内容的采编,这对于引导网站方向来说非常重要。作者无常态,单纯依靠UGC,网站的稳定性和长期方向难以保障。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二者的比例。虎嗅网的自有内容质量很高,读者一定喜闻乐见。但是自有内容越多,意味着内部参与人员越多,虎嗅网的负担就越重。这关系到虎嗅网是打算成为一家“轻公司”还是“重公司”,涉及到互联网的创业形态。我想虎嗅在这方面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多说。

  6.增加沟通

  对于虎嗅网,一定有自己的长期愿景和中短期规划。适时把这些愿景和规划公布出来,将有助于关心虎嗅的人们共同去思考和努力。虎嗅一向做的多,说的少,有些东西也必然在摸索之中,可能会有疑虑。用虎嗅的几个人、几条枪来撬动庞大的力量,让这些力量能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和方向,从而稍微协调步调和方向,应该不无裨益。

  以上陋见,没有指手画脚的意思,只是表达对于虎嗅这个新媒体的关注。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哈姆雷特,100个读者眼里也有100个新媒体。我贡献出我眼中这个,作为虎嗅网的生日祝词。Over。(来源:虎嗅网 文/悟网不欢 编选:网经社)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