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据上海钢联钢银交易平台公告披露,2013/12/11、2013/12/12和2013/12/13的平台交易量分别是11150.03、11058.41和14650.37吨。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成交量大幅增长,挂牌量快速提升通过半年的成长,钢银平台的现货成交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5月份的日均成交340吨,大幅增长到12月份的日均5,534吨,成交量增长了16.28倍。特别是近期连续三天成交量突破1万吨。这表明购买者正在逐渐认可公司平台的交易模式,在尝试后开始使用此平台作为采购平台并逐步替代传统的钢贸采购方式。
另外,公司平台的日均挂牌量也有大幅增长,从5月份的日均2.18万吨,快速增长到12月份的181.56万吨,爆炸性增长83.28倍。目前平台共有钢厂和贸易商卖家119家,这表明公司平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卖方所熟知,并愿意接入平台进行交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互联网金融目前公司平台向买卖双方免费开放,免费提供一系列与交易相关的市场服务,这非常符合互联网精神。用免费来吸引买卖双方接入平台,转变交易习惯,使平台成交量和挂牌量迅速放大。进而提供简单高效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基于交易信息为买卖双方提供廉价的融资服务,提高平台的粘性。公司还成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并加紧与银行对合作事项进行沟通,努力为更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测算,当公司平台成交量达到2万吨时,且数据业务利润达到5000万元,对应的市值应为45.75亿元。
全方位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交易不同于一般消费品,更具有专业性,因此平台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对交易进行全方位引导与保障。公司电商平台的日交易量之所以可以在短短半年间突破1万吨,也得益于此——公司对交易平台进行了全方位建设。交易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公司在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时分别在这三个环节进行了重点突破。
交易前信息支持。公司的“我的钢铁”网拥有大量国家统计局认可的数据与资讯,包括产品价格,产品产量和产业新闻分析等,使得购买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资讯找到最合适的交易时机进行交易,从而在交易前就锁住潜在产品购买客户,引导其进入钢银平台进行交易。这些数据对生产者同样产生巨大效应,有些钢厂甚至直接使用钢联云终端的数据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从而使定价与市场同步,不少厂商和贸易商也因此进驻钢银平台,成为平台的卖家。
交易中融资支持。公司除了给交易双方提供免费的钢银交易平台外,还为客户提供廉价的融资服务。钢铁贸易类企业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来支持其正常的运转,但是钢贸商再也不是银行的座上客,贷款月息一般都在10%以上,有的可能高达20%-30%,对此市场上甚至有“不借钱是在等死,借钱就变成了找死”这样的形容。这么高的借贷成本可以用经典的旧车交易市场理论来解释——银行缺乏辨识能力,不能区分钢贸商的优劣,从而抬高了融资成本。但是公司的融资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交易模式可以概括为掌握货权加保证金,而可以给贸易商或钢厂提供廉价的年息仅12%的融资服务。同时,公司还成立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将为客户解决支付渠道问题。
交易后物流支持。公司还将为交易客户提供在线仓储物流服务。仓储方面,公司成立了仓储诚信联盟,实时公布仓储数据,使得仓储更加安全,更好的服务仓储客户。上海本地同公司合作的仓库有12家,存储量约占上海本地存储量的40%。据公司披露,与公司合作的仓库仓储率可以从40%提升至80%。物流方面,公司将为客户提供在线物流服务,客户可以根据物流公司提供的报价等信息选取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帮物流公司降低空驶率(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市货运汽车空驶率为37%,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为社会节约物流成本。等平台发展起来,在线仓储和物流服务是可以面向服务提供者收取进场费的,这也是未来的潜在盈利增长点。当然未来公司还有望借助上海自贸区的东风,开展仓单保理等一系列与大宗商品相关的业务。
推进横纵战略复制钢贸模式。之前讲述的只是公司的纵向战略——从资讯数据平台到交易平台到融资平台再到物流平台的发展模式。公司除此之外还有望横向发展,从而在其他大宗商品领域如农产品、建材、煤炭和铁矿石领域复制在钢贸行业模式,从而形成“我的大宗商品网”,“我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我的大宗商品融资平台”和“我的大宗商品物流平台”,进而全方位的服务大宗商品交易。(来源:中信证券 文/研究员蒋玉姣 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