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新金融”的商业机会:掘机万亿供应链金融市场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业务被重新定义,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就是其中之一。
供应链金融原本只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产品。但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资金来源,供应链融资渗透率一直较低。
近两年来,互联网技术对信息和资金渠道的改变让供应链金融市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未来五年供应链金融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将达到15万亿左右。
那么,未来供应链金融市场还有那些商业机会?大数据风控是否真的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顽疾?互联网企业如何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以上问题,来自银行、电商、投资机构、以及创业公司的代表在第一财经“解码新金融”的活动上展开了讨论。
谁的机会?
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即把核心企业和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为其提供融资和金融解决方案,从而将单个企业不可控的违约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
清科研究中心总结了未来新型供应链金融的三大决定要素:1.大背景才有大市场,产业链的体量直接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市场空间。2.小客户才有大需求,除核心企业以外,上下游企业规模越小越需要供应链金融的介入。
3.强关系才有强数据,供应链金融项目的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供应方提供的足够信息、数据,从而对供应链融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准确的定价,而在强关系之下更容易获取真实、充足的数据。
在此逻辑下,清科认为,产业链中具备领导地位的核心企业或手握话语权的交易平台都有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主导者的潜质。此外,在供应链金融的资金供给端,P2P平台有机会成为除银行之外的另一大资金来源。
事实上,过去几年供应链金融创新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和模式已经验证了上述几点。
目前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碧桂园、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上海钢网、生意宝等行业资讯门户网站,用友网络、汉得信息等软件公司,道口贷、农发贷、海融易等P2P平台都已在探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融资,在产业链条中发现信用。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那些手握海量、实时数据的互联网企业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有了更好的资本涉足供应链金融。
新的趋势
IDG资本副总裁王辛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差异在供应链,而不在金融。每个垂直细分行业都可以衍伸出一个千亿规模的供应链金融市场,比如招聘、教育、装修等,这些行业都有很好的现金流,都有供应链金融的机会。
清科集团研究总监徐志鹏认为,供应链金融未来有两大机会,第一个是垂直化。供应链金融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业特征,这将促使供应链金融向着更垂直细分、更精准和专业的方向发展。
“另一个是产融结合产生的生态平台。通过供应链间的关系,构建‘供应网’数据,增强数据广度,由平台模式搭建一个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价值链,而是能促使多方供应的商业生态系统。”他表示。
道口贷CEO罗川则认为,未来随着数据化、信息化的程度提升,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会越来越成熟,只要可以获取足够的数据,便有供应链金融介入的空间。例如阿里、京东等电商系平台就解决了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金融问题。
他认为,对于中小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供应链金融市场的机会不在大宗商品,例如石油、能源等,因为这些领域往往都有更专业的机构在介入。例如中石油系的昆仑银行。
此外,罗川表示,在P2P借贷平台优质资产稀缺的当下,如果可以有效解决风险定价问题,供应链金融与P2P结合同样会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在他看来,一方面,优质资产短缺成为了P2P发展最大的瓶颈;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需要拓展出商业银行以外的资金渠道。两者结合,P2P可以更好的进行风控、降低风险,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也有了新的资金渠道。
核心能力
谈及切入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当天参与第一财经“解码新金融”活动的多位嘉宾均认为是,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京东金融供应链金融动产融资业务的负责人李超然认为,目前中国征信和交易体系的尚不完善,我们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把散落在各处的重要数据整合起来并产生价值。所以,当下可能数据获取的能力比数据分析的能力更加稀缺。
以京东的动产融资业务为例,据他介绍,传统动产融资有三大困局:一是抵质押物范围小,广大中小企业动产价值难以评估并用来质押;二是缺乏全国性的、电子化的动产质押登记平台,导致重复质押等风险事件频发;三是质押方式死板,货物一旦用来融资,流动性将大大降低,不能随着买进卖出自动调整融资额度。
“为了解决上述动产融资的问题,平台就必须链接多方数据,例如,通过跟中铁物流还有全国性的物流仓储企业合作,对接实时数据以解决货物溯源的问题。”李超然表示。
另外,还要通过数据和模型化的方式自动评估商品价值,准确地预测质押物在质押周期内的价格波动,从而自动、精准地评定商品价值和质押率,解决货物流通过程中各层级价值的评估。
海融易CEO王伟认为,与传统的、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最主要的差别是在风控方式上,而风控最核心的则是数据:一个是数据的真实程度,第二个是数据采集方式。(来源:一财网)
【相关阅读】
3月18日,在杭州“梦想小镇”举行的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方案签约仪式上,A股知名B2B上市公司生意宝(002095,SZ)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建立“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推我国“在线供应链金融”创新。
基于大数据与交易平台
打造在线供应链金融“闭环”
对此,生意宝(002095)董事长孙德良表示,公司通过与浦发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银行大额资金的授信,将推动公司在线供应链交易与金融业务的发展进程。
(上图为:生意宝(002095)董事长在启动签约仪式上电子签名)
据悉,生意宝的“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于2015年底正式启动,生意宝平台会员融资由网盛融资保证。按照协议,浦发银行将按照生意宝的要求,实现网上便捷支用;对异地会员,由生意宝给予授信或采用其他方式,满足平台会员需求。
对此,生意宝(002095)董事长孙德良表示,在生意宝的金融战略中,依靠公司18年在大宗电商领域积累的1000余万客户资源、生意社大数据平台和风控平台,由此形成的对产业链风险的管控力,提升供应链金融对平台流量的变现能力,通过与浦发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将加速公司整体战略的快速发展。
孙德良进而表示,“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数据化、实时化四个方面,以在线互联、风险控制、产融结合的形式,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供应链金融将打造一个更富有市场力的实体产业链生态环境,供应链金融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
B2B鼻祖开创电商2.0时代
打造“在线供应链生态圈”
据悉,创立于1997年末的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网盛科技”),是业内公认的行业网站、B2B电商“鼻祖”,开创了“会员+广告”的行业通行商业模式,被誉为B2B1.0,并为国内数千家行业网站广为复制。
2006年底登录中小板成为A股“中国互联网第一股”后,生意宝低调潜行、历时九年探索出了“交易+金融”的B2B2.0模式,并成功打造了基于大宗商品、工业品电商生态——的“B2B在线供应链生态圈”已成型。
该生态囊括了电商平台(生意宝)、交易平台(网盛大宗)、数据平台(生意社)、支付平台(生意通)、仓储物流平台(网盛运泽物流网络)、融资平台(网盛融资)、风控平台、征信平台、消费金融平台(杭银消费金融)、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万事通),形成了全行业、全产业链上下游的“闭环”服务体系。而与与浦发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将加速公司整体战略的快速发展,生意宝有关高层表示。
就在今年1月25日,生意宝发布证券公告称,生意宝控股股东拟计划对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网盛融资”在现有估值10亿元基础上增资到10亿元。而当前网盛融资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最大可获得合作银行10亿元授信额度,放款给在线交易供应链的企业后,按照平均一个月的周转周期,一年最大可推动约100亿元以上的交易额。进而不难预测,增资到10亿元注册资本后,“网盛融资”最大可获得银行100亿元授信,一年最大可推动生意宝平台约1000亿元在线担保交易。故业内分析师普遍预计,公司有望引来全新“爆发式”增长期。
对此,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影响力60人、网经社主任曹磊在其国内首部《互联网+普惠金融》著作中指出,首先,“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更利好中小企业融资,传统供应链金融以银行为主体,但由于信息获取及模式等问题,目前覆盖仍然主要是大客户;其次,互联网由于信息获取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天然适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再次,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化是成本驱动,而非概念驱动,因此更适合覆盖传统银行没有覆盖到的企业,即最广泛的资金需求群体——中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