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近日对话了国内最大的医疗物资出口自营平台联医医疗科技LyncMed的创始人,我们同样采访了联医的投资方银河系创投合伙人蔡景钟先生。他表示,对具有线上运营能力的公司而言,疫情的影响反而是正面的,很多B2B公司订单逆势增长,翻倍的不少。
银河系创投专注于B2B的早期投资,包括建材家装、冷冻生鲜、工业品、快消品、金融保险等领域的To B项目。知名投资案例包括找钢网、汇通达、孩子王、时空电动、康众汽配、找油网、贝登医疗等。
蔡景钟是B2B领域资深投资人,也是资深财务管理专家、并购专家,有约二十年零售行业工作经验,分别在沃尔玛中国、华润集团、百思买中国以及五星控股担任财务高管职务。
海外疫情爆发期间,以出口PPE医疗耗材为主(产品来自供应商加自营品牌LyncMed)的联医平台单月订单量快速成倍增长。据悉,订单大增却供货不足时,联医还在40天内建好了自己的生产车间生产防疫物资。
蔡景钟表示,这次疫情到来后,长期对中国的制造商、联医来说都有出口产业链成熟趋势下的机会。一方面海外对中国的产能有依赖,传统的出口供应链条长需要改善,而这个市场有几千亿的贸易空间。第二方面,海外市场的本地化业务(如组装、分装)也需要重构。联医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商,它在海外也能销售、能部署,有门对门服务的能力。
蔡景钟还分享了B2B公司演变过程中他的最新的看法。他表示,“中国的工业化也就30年,B2B企业需要时间做朋友,欲速则不达。”微观地看,他指出B2B的公司客户都是专业客户,决策人和使用人可能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增长不会太快。
蔡景钟表示:“对B2B企业来说,核心团队首先要有找切入口的能力。传统企业看起来传统,但是他们成本低,但其实效率也不低,服务还挺好,还能欠账。所以要对传统行业有敬畏,找到真正的痛点和解放方案。找准痛点后,也不要想着一下子去颠覆。”
以下是部分采访内容:
Q:财经涂鸦
A:蔡景钟
Q:近期我们专访了联医投资创始人王鹏,你认为此次疫情对于联医来说,长期的增长机会是什么?短期的挑战有哪些?
A:中国医疗器械和耗材性价比越来越好,从长期看,我们的优势品类会越来越集中,研发能力越来越强,很快取代更多欧美品牌。但是,这次疫情之后,很多迹象显示很多国家都要建立自己的医疗耗材和器械的生产体系,全球格局会有变化。但是,这也是联医的机会,相信在产业转移过程之中,国际化视野的联医也会参与其中。
短期看,医疗机构现在忙于抗疫,疫情相关的科室需要采购物质很多,其他科室器械耗材用量大幅减少,加上生产、物流环节不正常,其实其他品类现在销售额是下降的。
Q:目前看来,你了解、投资的B2B科技企业,现在有哪些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相比于2C类型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来说,主要的区别有哪些?
A:有交易型的、技术赋能型的,还有产品型的。交易型里面,我认为平台型是过渡阶段,平台是一个获客方式,未来终局应该是自营加一部分平台模式。
因为B2B的公司,客户都是专业客户,决策人和使用人可能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增长不会太快。另外,客户是专业客户,对于价格没有那么敏感,需要专业、稳定的供应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库存响应速度,甚至需要应收款账期,各种因素很多,他们要跟线下的传统公司竞争,不是太容易,这个是消费互联网完全不一样的逻辑。
Q:对消费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在B2B、产业互联网能否依然有效?纯平台是不是不再适用?
A:在B2B领域,平台模式因为只是信息撮合,做得太轻,产品和服务都要由卖家提供,复购时候很容易跳过卖家。
某些B2B公司平台化运营,快速获得GMV,但是毛利1%不等,创造的价值不大,很难赚钱,后期必须走向自营。但是走向自营,风险也很大,互联网的优势不见得能够发挥多大作用。我认为未来可能比较多的是自营+平台+SAAS服务。产业模式的改变不会像消费互联网一样,一夜之间可以大规模发展,它会有一个比较慢的过程。
Q:自营最大的好处在于什么?
A:自营是对平台的掌控。平台只提供了信息,其他服务如果提供不了,无法形成交易闭环。很多平台做了许多营销,但价值仍然很弱,客户觉得不够专业或没有货品、没有服务。
Q:现在(交易型)B2B型科技企业毛利率整体如何?一般要怎样逐步提高?
A:大宗的平台型公司确实1%还不到,因为没有提供服务,很难盈利。非标的平台型,我见过的也没有高过10%,那还是包含了物流配送服务的,做的都很艰难。
B2B公司未来需要做重才能盈利、才能有竞争力。毛利率整体不那么容易改变,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改善:第一是产品创新,别人无法替代;第二是规模化带来的集约化优势,比如拼多多,能把
Q:美国很多企业服务科技公司的市值和营收都非常大,如Salesforce(约1300亿美元市值),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对标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接下来国内的这种状况会发生改观吗?大概需要多久?
A:美国很多企业服务的、交易性 B2B公司无论交易规模还是市值,都几百亿美元。其实他们都经过了大量的并购,上市之后的并购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最后形成巨无霸公司。比如MRO领域的固安杰,发展历史80多年,经历了很多并购;汽配领域的AUTOZONE也是如此。
中国的工业化也就30年,B2B企业需要与时间做朋友,欲速则不达。中国的B2B诞生大公司也不会很快,而且要等垂直领域的好公司都做起来甚至IPO以后,未来才有更多更好的并购机会。
Q:垂直B2B公司如果都做得很好,阿里、腾讯等巨头会扮演什么角色?
A:确实现在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大潮已经来临,很多垂直领域会产生数字化运营能力很强的公司,甚至产生平台型公司的机会。
大的方面来看,可能分两类:一类是消费品相关的产业,一类是工业品相关的产品。阿里、腾讯、京东这类公司目前重点还在消费品相关的。比如汽配B2B,因为汽配的最终用户是车主,中国的2亿车主又是优质人群,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阿里重点押注康众汽配(我是康众汽配的天使投资人)、腾讯押注途虎。腾讯还投资易酒批这样的快消品B2B。工业品方面,腾讯又开始投了MRO领军企业震坤行。所以AT(阿里、腾讯)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从参与、赋能到投资、并购。
Q:对产业互联网的公司,你最看重被投资企业的能力是什么?作为投资人如何在早期就发现这样一种能力?
A:首先CEO要市场分析能力、或者是找切入口的能力,传统企业看起来传统,但是他们成本低,其实效率也不低,服务还挺好,还能欠账。所以要对传统行业有敬畏,找到真正的痛点和解放方案。找准痛点后,也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去颠覆痛点。第二是数字化运营能力,长期来看最后胜出的都是数字化带动效率提升。第三是产品改造的升级改造能力,最终赚钱还是要产品有差异化、毛利有空间。以上能力都是从很多细微的地方积累来的。
早期投资,我们还看重团队组合、还有判断是不是这个时机。WHY YOU?WH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