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12月16日,在济南召开的2010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发布了国内首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领域的研究报告——《2010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导报》记者了解到,该报告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呈现出不断加速、迅猛发展的态势。在交易额方面,2008年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突破达5万亿元。而2010年预计交易额将有望达8—10万亿元。
报告显示,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呈现出了发展迅猛、种类完善、市场规模大参与成员多、地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就近发展态势、农副产品独占鳌头、金属和化工类发展迅猛、交易模式丰富电子盘交易主导等特点。
研究表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是以现货市场为基础进行的,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商品电子交易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大的趋势。
从1997年开始,国内已纷纷成立各种商品的专业交易市场,各现货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金额呈几何级增长。这充分说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拥有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而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目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地域分布极不平衡,东西部差异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以山东、江浙、上海等地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电子交易市场就有108家,占到绝对多数。
目前,农副产品类的电子交易市场无论在成立时间、成立数量、活跃程度上都是在众多种类的电子交易市场中独占鳌头,是我国成立时间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电子交易市场,占全国不同种类交易市场的41.9%。2006年以来我国钢铁、能源、化工类电子交易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农副产品之外最为活跃的市场。
报告称,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交易模式已有现货预约购销交易模式、电子盘交易模式和仓单交易模式三种,可以充分满足不同产品种类的电子交易需求。在三种交易模式中电子盘交易以其参与交易手续简便、易于商家灵活操作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青睐。据调研显示,在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中采取电子盘交易模式的市场约占52%,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同时,针对目前国内大宗商品呈现出来的乱象,网经社特约研究员、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生意社(www.netsun.com)总编刘心田表示,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领域引入仲裁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也是解决处理风险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一般风险问题发生时,往往采取协商方式解决,不过协商结果往往难达成一致。
而引入仲裁机制,由权威机构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公平、公正地处理风险,同时加强行业监管,这对规范市场运作、抑制过度投机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培训,为确保该类市场的顺利发展,培养一批合格的参与者是必须的。这些都能有效的促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更快发展。(来源:市场导报 文/段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