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特征
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特征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19:31:35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5月28日消息,网经社今日发布《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下载:http://www.100ec.cn/zt/2010bgdz/)。报告称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03亿人,同比增长28.5%。预计未来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

  以下为报告市场特征部分:

  2011年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一年,特别是网络零售行业的发展可谓风起云涌。淘宝一拆为三,比价购物盛行,凡客诚品启动IPO计划、电商倒闭风潮盛行等等。在这一年中被人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电商寒冬”,面对这样的境遇,电商企业该如何应对是各界最关注的事情。

  以下为网经社为您带来的2011年国内B2C市场呈现以下行业特征分析:

  特征一:电子商务企业与社会化媒体的合作加强

  例如:京东商城登录新浪微博后,消费者可以通过京东商城设在新浪微博的窗口购物,新浪微博只是扮演一个购物平台的角色,无需考虑物流等相关情况。而在9月底,麦考林与新浪微博也达成战略合作,在麦考林的新浪微博企业版推出促销页面。

  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认为,电商企业与社会化媒体的结合将给用户提供具有颠覆性的服务性产品。在此背景下,网经社编制了《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报告订阅:www.100ec.cn/zt/2010bgdz/),用数据、图表说话,对将该现象进行详细阐述。

  特征二:传统零售企业“触网”加强

  随着网络购物的流行,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将传统渠道的触角向线上延伸,自建或收购网购平台,争食电商大蛋糕,欲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品牌。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有更多的传统零售企业将加入这一行业。

  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认为,传统零售企业触网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特别是物流与售后是软肋,如何处理好电商的物流配送问题,处理好售后的问题,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特征三:电商一体化趋势加强

  2011年淘宝商城(现天猫商城)宣布38家垂直B2C网站入驻,这些网站具有较高知名度并且涵盖产品种类丰富。在未来供货商、品牌商、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融洽,能够给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与贴心的服务,让用户真正“满意而归”。

  特征四:网络零售企业的竞争将从产品转移到服务上

  仓储、物流、售后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将会决定网络零售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特征五:网络零售行业趋于规范化

  2011年10月31日,商务部表示,备受社会关注的《网络零售管理条例》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时机成熟将尽快出台。这也预示着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未来网购体系将走规范化道路,消费者在这方面会更有保障。

  特征六:2011下半年,资本就布局B2C开始紧缩,电商企业感受到寒冬的到来

  例如:12月奢侈品网站呼哈网的倒闭、网易尚品的关闭,电商企业的倒闭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整个行业倍感寒意。未来风投对电商企业的投资将更谨慎,电商企业想要拿到融资势必不是件易事。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莫岱青B2C市场特征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