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日前,《南都周刊》联合百度知道刊发关于《中国式教育:改变或被改变》的调查报告。借助这个占据问答市场近75%的份额,覆盖超过95%网民群体的知识平台,从网民每日近十亿次的检索请求,和8年来累积的2.3亿个问题中,寻找真相和答案。 本次调查数据的第一部分,根据预设的统计逻辑,筛选出涉及百度知道中有关“教育”的问题4200万个,按时间线,将这些问题归类到中国人读书生涯的五个阶段,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大学毕业后的深造,在将问题通过机器统计归类后,我们得到了一些情理之中但又出乎意料的结果。
如在小学阶段,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不想上学怎么办”,这远高于我们原以为的“某某课文中心思想”等有关作业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问答居然高达126万个。
而在初中阶段,则是意料之中的“初中生早恋好不好”,高达144万条问答表明“堵”不如“疏”。而在高中阶段,被问得最多的问题,竟然是“要不要考大学”,接近244万个有关是否需要上大学的问题,应视为从小学阶段的厌学,到高中的延续,我们的制度既不能让人自己选择“在想读书的时候就去读书”,也不能让人“在不想读的时候选择不读”。
因摆脱了学习的苦恼,大学的问题看似没什么太多特别之处了,“毕业找不到工作”涉及的问答高达206万个。这暗合今日我们看到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实,另一个则是“毕业要不要分手”,这是每个人告别青涩年代,必须要面对的。
而在深造阶段,我们很高兴又很沮丧地看见排名第一位的问题是“工作后没时间看书”,有关如何远离这一困扰的问题多达80万个,但这个问题的答案,除“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并没有真正靠谱的解决方案。我们为学习终于得以致用庆幸,却为整个社会没有宽松的再教育环境而担忧。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随机抽查中看到的一个问题。问:“学过知识就忘怎么办?”答:“当我们把所有学过的都忘记后,才是真的教育,而那时剩下的就是方法和逻辑。——美国教育家斯金纳。” (来源:《信息早报》文:赵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