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钢铁行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从钢铁制造实体到钢材贸易圈子寒意阵阵,而钢铁电商行业着实火热。来越多钢铁行业的参与者开始关注、讨论或接触、拥抱电商,钢铁电商行业的春天近了?
这个冬天,钢贸行业冰冷,但钢铁电商火热。
产能过剩、市场疲软、被迫转型,在无论钢铁制造实体还是钢材贸易圈子被寒潮阵阵侵袭的时候,钢铁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却俨然冰火两重天:钢铁电商概念股屡创新高、钢铁电商公司再获融资、实体企业进军电商行业……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钢铁行业的参与者开始关注、讨论或接触、拥抱电商,钢铁电商行业的春天近了。
钢铁“触网”大势所趋
在钢铁行业洗牌加剧、生存愈难的今天,钢铁行业从业者对“触网”的渴求十分迫切,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传统渠道几近饱和,建立新渠道和替代他人渠道成本高;
2、对互联网的认识加深,从原来的抗拒、轻视转为观察和尝试,尤其C端互联网化也间接培养了使用习惯;
3、互联网对信息的传播,例如产品价格的透明化,使得从业者也认可了互联网的传播效应。
钢铁行业从业者对互联网的态度,普遍是——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触网是大势所趋,借助互联网可以为自己创造新的价值;另一方面,担心进入互联网后,自己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被泄露或是信息被所在平台掌握,导致自身的竞争力被削弱。基于这样的疑虑,钢铁行业的“第三方”平台顺势诞生。所谓“第三方”,是自身不参与买卖,即不自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平台就只专注服务用户和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效率提升。既然是“第三方平台”,自然有其明确的定位:不与参与者争利,让参与者没有顾虑地拥抱互联网是前提。事实上只有成为用户的伙伴、信赖的工具,才可能和参与者实现共赢。
四点透视“第三方”平台价值
实体钢厂或贸易商自建电商平台,为“二方平台”,以实现自身业务电子化为目的;专业电商公司建立的不以自营贸易为手段并不以获取差价收益为目标为“三方平台”。目前全国性知名度较高的钢铁电商有三:钢银、找钢网、钢为网(原钢铁现货网)。总体来看“第三方”平台的价值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
1、提供给钢贸行业一个互联共赢的圈子。在相互信任和不竞争的态度下,各个参与者可以将自己的交易信息、购销信息放在平台上,进行撮合,借助互联网的手段选择最有利的方案。通过平台的帮助,很可能打破传统的钢贸300公里半径的圈子,获取更多区域的信息、了解更广泛上下游购销需求,实现多地贸易。
2、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活跃度。传统的产业链上下联动方式无外乎电话、传真等,使得信息尤其是书面文本的交换效率低下,通过第三方平台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实现信息、合同、支付、票据等在线传输,大大加快了速度。受制于信息和效率,线下贸易的交易频次一般是可预计和有限制的,互联网的高效方式,就有可能帮助参与者打破这一藩篱,提高行业周转的速度和参与者的活跃度。
3、避免行业资源浪费。具不完全统计,短短两年内,国内各种名号的钢铁网上平台出现了近300家,绝大部分是“二方平台”或“伪三方平台”,即钢厂或大钢贸商自建的平台,暂不去评价其网站的优劣,但从定位来看,如果仅仅把网站当成是自己线下信息的电子化,对拓展渠道、达成交易的帮助是有限的,而做网站所需的投入又是巨大的,如果这一模式成为被迫选择的红海战术的话,资源就会被无端浪费。
4、建立了行业内的信用体系。相对来说,钢铁行业的参与者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圈子也相对固定。但从未有一个平台提供信用查询,对于对手方的不了解往往制约了交易是否进行。而几年前的钢贸风险大爆发,也正是因为无法评估钢贸体系内参与者的信用,最终导致系统风险。第三方平台的介入,可以以中立的角度记录、沉淀和提供所有参与者的信用,从而建立起行业内的信用体系,这对行业的信用是一次大提升。
“第三方”促进钢铁电商的互联网化和平台化
互联网化,就是模式和产品突显互联网的价值,并非简单地复制传统线下流程。以钢铁现货网为例,订单的在线形成,资金的在线流转,2.0升级版本中,品牌店、在线“招投标”系统、APP移动端等都是互联网化的工具。
平台化,即以一个中间平台方式,对接其他适应性平台,以达到无限的拓展。自身交易平台是基础是核心,可以不受限于自身自由资金等限制对接在线支付平台、物流平台、仓储平台、金融机构,有利于实现双赢。
2014年是钢铁现货网明确第三方交易平台定位,介入交易服务的元年。在这一年时间里平台全年成交总量1500万吨,成交总额592亿元,订单总数32万笔。通过搭建更全面立体的体系;通过平台化轻量化发展,钢铁现货网的在线交易模式闭环日益完整。
总之“第三方”介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整个钢铁行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化,并且利用网络延伸品牌优势从而最终实现完整的闭环平台体系。(来源:欧浦钢网;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