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化工产品B2B的蛋糕足够诱人,相关报告统计出的14万亿化工产品产值,佐证了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的化工产品市场的体量。而化工行业集中度低,市场过于分散的问题,则催生出了不少的化工产品B2B线上交易平台。
由于上下游信息对接和交易流程线上化的难度较大,这个领域的电商化进度仍不算快,几家主要的化工产品交易平台都维持在10亿左右的交易规模,占整个化工产品7万亿的市场规模仍然十分小。行业内希望通过信息撮合到化工产品以产代销的自营,再拓展到后端的仓储物流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来完成整个线上的交易闭环。目前,大多数化工产品电商平台还处在信息撮合到自营的过渡阶段,自营的比重仍然不大。
36氪曾经报道过的化工产品交易平台化塑汇,同样处在信息撮合和部分自营的阶段。领域内的主要几个玩家,比如找塑料网、快塑网、和摩贝网等,都在通过各自细分化工产品的信息撮合和扩大自营比例来进行探索,并未有明显的巨头出现。
其中,找塑料网通过改性塑料OEM的模式,找到自营的更好路径,摩贝网也尝试在精细化工品类上扩大交易规模。而化塑汇认为通过大宗化工产品交易切人,能够吸引更多的次大宗或者精细化工产品交易的出现,从而切开整个化工产品交易的口子。
大宗交易的毛利并不高,但下游的次大宗、精细化工产品用户并更庞大。化塑汇创始人兼CEO智建鹏告诉36氪,“大宗品类的金融属性更像,大宗品类像一个敲门砖,围绕大宗衍生的更多买家用户,能够产生后续的金融服务需求。”
除了品类上的区别,仓储物流也是几大化工产品B2B交易平台竞争的焦点。化工产品领域,安全是市场上传统仓储和物流服务的一大痛点。B2B电商通过自建物流,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也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用户的粘性。
近期化塑汇自建成立仓储“1号仓”的动作,显示了化工产品B2B交易探索的加快。化塑汇希望解决上下游物流问题的同时,通过获得更多的数据沉淀、建立更大的交易粘性,以提高平台的交易效率。长线的打算,则是希望通过获得类似的征信数据,打通供应链金融的商业闭环。
化塑汇的“1号仓”设立在上海的普洛斯物流园,首期开放面积5000平米,未来计划在各地建立10个标准示范仓库,为当地的化工企业提供仓储服务服务。物流上的合作,则选择的是晋煤集团旗下的金驹物流,和国企背景物流的合作,也预计为交易平台形成较好的背书效应。
在化工产品B2B自建物流这件事上,化塑汇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业界也认为自建物流难免要“趟坑”。按照化塑汇创始人兼CEO智建鹏的解释,“虽然有填坑的风险,但不试永远也无法突围,建物流仓在长远来看,是有战略意义的。”
因此,长线来看,化塑汇也可通过仓储物流提供后续的增值服务:比如引导仓储的货物优先通过平台进行交易,为库存较大的化工产品供应商提供库存变现的服务。同时,化塑汇也可以通过基于仓储数据和交易,来获得更全的征信数据,再以此提供供应链金融,完成整个的交易闭环。
智建鹏向36氪表示,化工产品交易需要“由重做到轻”,作为从大宗品切入的化塑汇,希望围绕大宗化工产品的买家,来建立更多的联系。因此除了设立物流园,也布置了大量的团队在线下交易执行。在掌握了大量的交易数据,未来在仓储上可以实现分布式,解决了库存压力的问题。在交易上也能实现“闪购”,实现交易的完全线上化。
目前,化塑汇每月的交易规模在7、8亿左右,信息撮合和自营交易的比例在7:1左右,未来的目标是争取规模达到对半。
化塑汇于2014年6月成立,8月份交易平台上线,先后获得由险峰华兴投资的百万美金天使轮,北极光和SIG投资的近千万美元级别的A轮融资。公司团队在300人左右,主要在技术领域和线下业务拓展部分,创始人智建鹏早先为慧聪网总经理。(来源:36氪 文/克里斯唐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