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2015年末美国狭义消费信贷(不含住房按揭)规模3.5万亿美元,占GDP和信贷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7%和18.4%。美国消费金融产业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战后人口膨胀、消费观念转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美国消费金融实现了极为高速的发展。60年代之后,美国消费信贷规模一直伴随着居民消费总额持续的增长而稳步增长,增速普遍在10%-20%之间,89年股灾和08年金融危机一度使得消费贷款余额负增长,之后逐渐恢复,最近五年增速保持在5%附近。
美国的消费信贷可细分为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等。2008年金融危机后,循环债务(信用卡)呈现下降趋势,非循环债务(学生信贷、汽车信贷等)得到爆发性增长。从最近十年的趋势来看,学生贷款的占比持续在提高,从2006年的21.2%一直上升到2015年的37.3%,汽车贷款占比略微有所下降,而信用卡贷款占比是萎缩最大的,从2015年的37.6%下降到2015年的26.5%。
2015年末中国狭义消费信贷规模4.1万亿,占GDP比例为6%,只有美国的1/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进而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迫切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从1997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9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信贷余额也从当初的0.2%上升到19.1%,预计未来几年消费信贷将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速。虽然我国消费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20%,但剔除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消费信贷,我国的短期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仅6%附近,远远低于美国20%的水平。
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空间有多大?万亿以上增量。2014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34岁的人口占比24.2%,按照全国总人口13.7亿人测算,80后和90后的人口数量在3.3亿左右。根据消费金融客群中80后、90后占比约80%的比例测算,消费金融的潜在客户规模达到4.1亿,假设进入成熟期后消费金融渗透率达到50%,消费金融公司覆盖的客户超过2亿规模。目前的消费金融公司、京东白条、淘宝花呗等已覆盖客户加总最多在几千万,客户覆盖率的提高和平均消费金额的提升将为消费金融带来数万亿的增量空间。(来源:招商证券;文/许荣聪 邹恒超 马鲲;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