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境外支付市场与国内的区别:
(1)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被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基本垄断,境外第三方支付的市占率和集中度较低。
(2)欧美的消费支付以信用卡为主,国内的消费支付以借记账户为主。
(3)境外的支付费率明显高于国内。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必要条件包括通过国际卡组织认证(国际卡收单)、相关支付牌照(汇款、结售汇)、综合收单能力(移动支付收单)以及银行通道和客户资源等。
产业链分析:跨境支付包括收单、汇款和结售汇三个业务大类。第三方跨境支付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国际支付公司、互联网巨头、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其他非持牌的支付公司。收单业务主要被国际支付公司占据,汇款业务中国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上升。
行业趋势:
(1)跨境支付交易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服务于中国人和中国企业,需求上升趋势明确。
(2)行业竞争加剧,中国公司的市占率将持续提升,费率处于下降通道。
(3)从产业链上的合作到上下游业务拓展及外延式并购。两家巨头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全球收单能力。
(4)技术进步会推进跨境支付向更快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商业模式:
(1)目前以支付服务收费为盈利模式。支付费用包括交易手续费、汇兑、其他开发服务费等。针对跨境出口电商的汇款业务快速增长。
(2)增值服务包括贸易服务、营销服务及金融服务等。供应链金融或将成为中国跨境支付公司未来重要的盈利模式。
公司策略:
(1)规模效应决定支付公司的盈利能力,快速抢占市场是关键。
(2)布局国家政策鼓励的领域,把握政策红利。
(3)围绕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者的场景,解决支付痛点,深挖增值服务需求,对客户分层服务。
催化剂:
(1)政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市场,人民币国家化带来外管政策红利。
(2)需求。中小企业出海和共享经济兴起带来小额高频的跨境支付需求。
市场空间:
(1)跨境电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出口业务体量大,政策鼓励,景气度高于进口业务,其中跨境出口电商平台B2C成为跨境支付的布局重点。
(2)出境旅游。居民消费升级,自由行、特色游成为主流,激发民宿、交通、票务等预定需求,支付场景日益丰富。看好OTA平台和共享经济平台C2B跨境支付。
(3)出国留学。出国人数稳定增长,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增加整体支付交易量。(来源:中泰证券;文/戴志锋;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