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突发公共事件都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正常的工作、学习等活动无法进行,这无疑会导致经济的停滞,进而影响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危机的另一面也是机会,以2003年的“非典”为例,就为网购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会。
4月28日,京东物流2025实验室发布了《“新基建”引领创新突破系列研究报告》,阐述了由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应急需求如何驱动技术变革与升级。此次报告是京东物流Lomir智能开放平台成立以来发布的首次前瞻性调研报告。
应 急需求驱动下的技术体系,到底聚焦于哪些领域,又应用于哪些应用场景呢?报告指出应急需求驱动下的技术体系,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 GIS、机器人、5G、区块链、柔性生产等上百种应用场景,并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分为监测预警、预防准备、处置救援、恢复重建四个阶段,各种技术的 应用场景正是围绕它们展开。
技术的升级满足了由于突发公共时间催生的新需求,被疫情“激活”的技术应用场景集中表现为远程化、透明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无接触、无人化,简称“4化2无”。例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应急一张图、无接触支付、智能物资调度、无人配送、柔性供应链等等。
新 技术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虽然不易感知,但是效果惊人。以京东物流为例,依托自己的供应链优势,京东物流与湖北省政府展开合作,承建其应急物资供应链 管理平台,供应链科技直接参与到政府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25座亚洲一号大规模应用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成为救援物资和民生物资高效分拣、运输与配送 的支撑;无人配送车助力“无接触配送”,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中 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物联区块链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国文在做客京东物流直播间时表示,“未来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几何级的,而是倍数级的 增长,甚至有可能是一次1000倍的增长速度。”科技已成为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在此次抗疫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防控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