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跨境电商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伊利质量检测中心主任李翠枝建议将跨境电商税率与一般贸易税率等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的提案引发热议。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发表以下观点。(详见专题:两会续放跨境电商利好 建议剔除跨境奶粉提案引发热议)
以下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资深跨境电商专家林智勇观点:
观点一:当前国际知名奶粉通过跨境电商进来未发生大规模质量问题
从这些年实际情况来看,国外知名奶粉品牌质量是有保证的,没有发生大规模质量问题。目前跨境电商奶粉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基本上都是国内不法分子利用跨境电商的特殊性进行非法牟取私利。主要方式有三种:进行虚假宣传和伪造进口凭证,搞虚假海外代购;在国外私自罐装、制造或销售假冒伪劣奶粉;盗用消费者信息大量刷单,利用跨境电商进行大规模走私。这主要是由于跨境电商交易碎片化,采购渠道、中间商及通关渠道复杂,从源头到终端信息不够透明,容易造成监管漏洞,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在政策上,目前政府对跨境电商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按照‘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总体思路,优化完善监管措施,同时保证监管安排的总体稳定。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而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因为若将跨境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定性,就会使得美妆、保健品等商品无法正常进区,而若定性为“个人物品”,其将不再受制于一般贸易的监管。
也就是说婴儿奶粉跨境将不受国内配方注册制限制,资料显示,截止目前,获得配方注册的奶粉品牌多是国产品牌,而跨境电商不在奶粉新政的范围之内,也就是很多外资品牌虽然不能拿下配方注册,但仍然可以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观点二:完善跨境电商奶粉监管 要采取严控奶粉源头等四条措施
在防控跨境电商奶粉质量安全风险上,目前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从整个奶粉跨境进口产业链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完善跨境电商奶粉监管,主要有四条措施:
一个是严格控制奶粉源头,跨境电商奶粉经营者必须获得品牌授权,有严格的正品保证。未经授权和没有正品保证的,严禁销售。
二是严格跨境电商奶粉经营者登记备案制度,对经营规模较大、频率较高的职业代购需要严格规范、严格监管。
三是搭建专门的消费投诉专线或在线平台,及时获取消费者投诉,确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虚假宣传、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以及利用跨境电商非法走私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
观点三:跨境电商奶粉出现问题要通过强化监管来防范风险
对建议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表示不认同。主要是由于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好,我国奶粉行业需求旺盛,特别是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奶粉行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特别是对优质高端配方奶粉的需求一直保持强劲。中国奶粉行业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损害了本土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形象。
其次,中国奶粉行业大而不强,奶粉企业、品牌、配方数量众多,杂牌贴牌云集。虽然政府这几年正在集中整治,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但中国奶粉行业和国外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跨境电商来倒逼国内奶粉品牌发展,而不是利用关税对国内奶粉企业和产业进行不必要的保护。
另一方面,目前跨境电商奶粉行业所出现的问题,不是跨境电商本身的问题,而是不法分子利用跨境电商特殊性牟取私利,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监管,是可以防范产品质量风险的。同时,中国经济已经从强调出口向拉动内需转变。即通过跨境电商方式来满足不断人们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是政府不断放宽进口限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