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0年一系列新基建政策的释放与落地,为新兴数字化基础设施带来良好发展前景。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重要布局领域之一,在政策资源、技术生态、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的推力下蓬勃成长。数据显示,2019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10亿元,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融合,加速了技术应用落地进程,人工智能逐步迈向全面产业化,预计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在新基建的浪潮下,人工智能加速与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双向赋能、深度协同,技术商业化进程逐渐加速。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10亿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100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0年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出台将从政策资源、技术生态、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核心产业规模将继续强劲增长。人工智能在横向与纵向皆迅速迭代拓展,人工智能企业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机遇的来临往往裹挟着挑战,诸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过程监管等问题不容忽视。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技术是把双刃剑,需要配套的治理规范体系,才能确保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对风险关切度的提升将加速驱动相关治理体系出台。
核心观点
新基建助推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核心产业规模增长强劲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510亿元;2020年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出台将从技术生态、应用场景、政策资源等多个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核心产业规模将继续强劲增长。
人工智能落地场景更加细分垂直,行业迎来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日渐向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人工智能营造了供需两旺的氛围;人工智能将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落地场景更加细分垂直,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人工智能产业机遇挑战并存,监管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金融、医疗、零售、安防、交通、制造等刚需场景的涌现助推了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但潜在的隐私保护、安全风险、社会公平等问题也备受关注,这将加速驱动监管治理体系完善和出台。
以下为报告节选目录
中国新基建概念内涵介绍
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新基建时代人工智能产业环境:多地引发热议
自新基建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各地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举措响应国家号召,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首的一线城市,先后出台了新基建行动方案和计划,引发广泛热议。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yq.iimedia.cn)数据显示,新基建在环渤海地区,江浙沪,珠三角地区热度较高;人工智能在全国多地引发热议,并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的状态。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图谱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爆发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1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600家,预计2030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0年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出台将从政策资源、技术生态、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核心产业规模将继续强劲增长。
新基建助推新兴技术融合,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生态
以5G、大数据、云计算等代表的新兴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快捷的“道路”以及更充足的“养料”。新基建的推进将加速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技术生态日趋完善,进一步赋能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凸显其核心增长引擎的地位。
新基建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垂直化,机遇挑战并存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加速融合,完善了人工智能的技术生态,推动其在垂直细分场景的落地。尤其在安防、金融、制造、零售等刚需场景,人工智能应用的成熟度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享受新基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人工智能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也面临不少挑战。
AI+金融:市场驱动力强劲,监管能力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达7.71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增加值为2.13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金融业体量虽大,但众多服务场景需要利用新兴技术来提升效率、优化体验。海量的数据积淀以及丰富的服务场景,金融业为日渐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良好的落地环境,但由此产生的监管对象复杂、责任主体难认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难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AI+制造:下游自动化需求提升,资本投入不足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是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相较去年略有回升,显示出下游自动化需求回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成本上涨与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转型动力趋强,为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除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还离不开资本的大力支持。但传统制造业细分领域多、企业利润薄、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短期效益不明显等特点,降低了其对资本的吸引力,导致整体资本投入不足。
创新奇智:人工智能商业化公司,成长势头强劲
创新奇智于2018年成立,是创新工场子公司,以“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模式,为制造、零售、金融等行业提供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提升商业效率和价值,实现数字化转型。
创新奇智:聚焦AI与产业融合,打造五位并举赋能矩阵
创新奇智聚焦AI应用落地,帮助行业企业客户解决痛点进而实现AI商业化。立足技术产品和行业场景,通过“技术、产品、场景、工程、商业”五大方面,进行AI赋能。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实力上,更重要的是需具备行业洞察力和产品方案交付执行力。创新奇智双轮驱动模式既是公司兼顾研发与执行的良好诠释,也是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的关键。
创新奇智:软硬一体多领域适配,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
在AI应用领域选择方面,创新奇智布局的制造、零售、金融行业都具备市场空间巨大,数据场景丰富的特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市场巨大为创新奇智提供了价值创造与持续成长的空间,而丰富的数据场景则有助于公司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持续的升级迭代,形成良性的循环。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奇智持续的高增长对市场开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产业领域对AI应用的认知还比较浅层,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教育。
商汤科技:立足AI底层算法,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商汤科技于2014年成立,致力于依靠AI底层算法,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式平台,为其他企业进行技术赋能。公司目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安防、金融、智能手机等领域。
云天励飞:全栈式AI技术平台,融资进程提速
云天励飞于2014年在深圳成立,具备“算法+芯片+大数据”的AI全栈式技术,面向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新商业、AIoT等领域提供AI产品和解决方案。
新基建时代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展望
新基建为人工智能带来发展红利,引发新一轮产业升级革命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传统经济动能日渐式微,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传统产业谋求升级转型的诉求日益强烈。与之相对的,疫情期间,人工智能被应用到医疗、生活、生产等多个新场景,成为助力社会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也向世人展示出科技创新带来的强大动能。伴随着政府新基建一系列政策信号的释放和落地,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加速,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红利,进而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革命。
人工智能加速向纵横拓展,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新基建热潮的驱动下,资本、人才、资源将加速涌入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向纵横拓展。纵向上体现为算法、算力的突破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跃升,横向上体现在人工智能与新、老产业的加速融合,协同发展。技术和应用的交替上升,逐步强化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地位,加速其贯穿重构社会生产生活,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人工智能落地场景更加细分垂直,高质量数据积淀是关键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各行业痛点问题、提升生产效率,是驱动其商业化落地的根本动力。随着人工智能产业逐渐迈入成熟化发展的新阶段,部分通用化、浅层化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将难以较好地满足各行业日益垂直化、专业化、场景化、细分化的赋能需求。人工智能企业需要更精细化、高质量的数据去优化产品和服务,以加速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然而,5G的快速发展将大幅提升数据的量级以及复杂程度,高质量数据的积淀将会成为影响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的关键要素。
人工智能企业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底层技术和落地能力更受重视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的到来,而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又为人工智能企业在细分垂直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叠加日益向好的政策和技术环境,人工智能企业将迎来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资本逐步回归理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关注将由热点概念向应用落地转变,行业泡沫加速出清。未来,具备底层技术创新和落地能力的企业将更受资本的重视和青睐。
人工智能应用风险关切度日趋上升,驱动相关治理体系加速出台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能够为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创造巨大价值,但超人类的能力背后也隐藏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2020年以来,人工智能在医疗、安防、出行等领域的亮相收获了广泛肯定,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道德伦理、隐私保护、安全风险、社会公平等问题的关切。技术是把双刃剑,需要配套的治理规范体系,才能确保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的同时,市场对监管的呼声也将日趋强烈,这将驱动相关治理体系加速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