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1.电商平台采用低价策略是其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低价模式和高性价比产品相结合是平台实现引流、获客、推高商品交易总额的“法宝”。而从部分消费者的角度看,低价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消费需求。
2.人们对低价商品的需求在任何阶段都存在,但需求的内容日渐丰富。一方面,在前些年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一些主打低价的电商平台仍能快速发展,靠的是价格低而性价比高,反映了人们对高性价比的追求。另一方面,近年来受疫情、国际形势变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愈发谨慎,但同时也呈现出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更多实用性高的产品获得青睐。
3.虽然存在需求,但消费者仍需要辩证地看待低价模式。从积极层面来说,低价模式让消费者能够直接享受到更低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竞争,推动各个行业向更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同时,当价格降低时,消费者可能会因此而尝试购买不同品牌的产品,拥有了更多消费选择。
4.但从消极层面来看,为了维持低价,一些商家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到的产品性能不佳、耐用性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低价策略可能导致商家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购物体验。再者,长期的低价策略可能会让消费者将品牌与廉价、低品质画上等号,损害品牌形象和信誉。此外,过度低价可能打破供需平衡,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优质产品或因价格无法体现其价值而被淘汰。
5.总之,低价不一定等于低质,清库存甩卖、商家的引流款产品以及平台、政府的补贴都可以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品质合格的产品。不过,低价策略不断发酵可能会形成“低价内卷”,使得企业需要通过压价来获取市场份额,牺牲了产品质量、服务和企业利润。部分消费者也可能因价格低而冲动消费,造成过度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