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发布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底,快手平台共带动了4320万个就业机会,催生了174个新职业。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快手平台在就业带动方面的显著成效,也展现了其多元化的就业带动模式。
网经社直播电商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
一、直接就业:2300万创作者与主播的舞台
快手平台为2300万创作者和主播提供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获取收入的途径。这些创作者和主播通过创作优质内容、直播带货等方式,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平台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商品选择。这种直接就业模式,不仅降低了就业门槛,还为更多人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
二、间接就业:内容生态与电商生态的双重驱动
在间接就业方面,快手平台的内容生态和电商生态共同发力,带动了573万个就业机会。内容生态的繁荣催生了MCN机构、直播公会、服务商等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这些机构和服务商为创作者和主播提供内容策划、技术支持、运营管理等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电商生态的蓬勃发展更是为1447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涵盖了直播销售、物流仓储、运营管理、生产制造、产品研发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快手平台的直播电商通过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深度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新职业的涌现:174个新职业的诞生
快手平台依托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直播生态,催生了众多根植于平台业态的新职业类型。去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的19个新职业及28个新工种信息中,有多个职业源自直播领域。快手平台更是催生了如AI应用师、用户增长运营师、直播招聘师等174个新职业,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职业图谱,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1.内容治理问题
快手平台上的不良内容问题屡禁不止,青少年模式的落实不到位,暴露出快手在内容管理上的不足。作为一家面向大众的内容平台,快手在内容生态的整治方面显然需要加强。
2.电商业务增长乏力
快手电商GMV的增长在2024年二季度开始显得乏力,尽管程一笑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市场大环境下消费需求的疲软,但与同期的抖音电商相比,快手电商的GMV规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3. 短剧与AI技术的探索
快手在短剧和AI技术领域的探索,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短剧领域的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短剧用户的长期粘性与变现能力相对较弱,限制了快手通过短剧实现长远发展的可能性。AI技术的应用为快手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全球范围内AI商业化的“降温期”以及增长红利的有限性,使得快手在AI领域的投入能否带来足够的边际回报仍存在不确定性。
五、快手的破局之道
1. 短剧:流量补充与收入增长
作为微短剧领域的先行者,快手自2019年起便设立了“快手小剧场”入口,短剧投流费用早已成为快手线上营销业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付费短剧行业的兴起更为其带来了显著的收入增长。通过打造基于服务号的原生链路,快手降低了传统广告对用户的干扰,提升了商家的经营与转化效率。
从财报数据上可以看出,快手在短剧领域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4年第二季度,快手付费短剧在投客户数环比增长329%,在投集数环比增长34%。2024年第三季度,每日在快手观看10集以上短剧的用户达1.46亿。
2. AI技术:新的增长点
自2023年起,快手在AI领域加大投入,成功构建了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矩阵,全面覆盖内容理解、分发、生成等多个层面。财报数据显示,已有近2万商家在快手平台借助大模型能力实现智能化经营,AIGC营销素材的日均消耗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同时,快手推出的视频大模型可灵AI在行业内取得了领先地位,商业化单月流水已超千万。然而,有市场观点认为,尽管AI技术为快手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全球范围内AI商业化的“降温期”以及增长红利的有限性使得快手在AI领域的投入能否带来足够的边际回报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