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教育>上海交大发布全国首个AI教育教学全生命周期规范
上海交大发布全国首个AI教育教学全生命周期规范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 10:57:40

(网经社讯)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快速渗透,上海交通大学于3月4日正式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在教育教学中使用AI的规范》(试行版)(以下简称《规范》)。网经社教育台(EDU.100EC.CN)获悉,该文件系国内高校首次系统性覆盖“AI+教育教学”改革全生命周期,从场景设计、开发应用、风险管控到生态治理提出完整框架,并创新性引入“禁止使用、有限使用、鼓励使用、开放使用”四级分类机制,旨在推动技术赋能与教育伦理的平衡发展,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交大方案”。

66ea6125d67c2.jpg

分级分类管理:四类场景明确应用边界

《规范》基于风险等级与师生共识,将AI应用场景划为四类动态管理:

禁止使用:高风险或师生一致反对的场景,如存在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威胁的AI工具,纳入“禁止清单”并通过校内平台公开,确保师生知情权与合规性。

有限使用:需结合隐私保护、学习成效及合规性等指标动态评估的场景,例如涉及个性化学习数据采集的AI分析工具,须设置约束条件并定期复核。

鼓励使用:低风险且获师生共识的技术,如智能批改系统、虚拟实验平台等,经备案后允许推广,但需符合教育目标与技术可靠性要求。

开放使用:趋近零风险的普惠型工具,如AI辅助翻译、知识图谱检索等,经全校公示后全面开放,优先保障技术公平性与普适性。

针对争议性场景,校方设立仲裁机制,由“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治理委员会”综合技术评估、风险分析与教育目标进行裁决,确保治理透明。

权责清晰:教师、学生、开发者多方协同

《规范》首次明确教育链条中各主体的责任边界:

教师:作为AI教学设计“第一责任人”,需对工具选择、使用范围及风险预案负责,使用未备案或高风险工具将追责。

学生:须遵守课程AI使用规则,在作业、考试等环节标注AI生成内容,维护学术诚信,违规行为将纳入惩戒体系。

开发者:需提交算法透明度报告,披露数据来源与模型逻辑,涉及公共数据使用的产品须经校方审批,强化技术可解释性。

生态共建:成立治理委员会,联动企业探索合规创新

为落实《规范》,上海交大成立跨领域“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治理委员会”,整合教师、学生、技术专家及管理者代表,负责伦理审查、风险评估与争议仲裁。同时,校方呼吁科技企业参与合规技术研发,提供符合教育伦理的AI工具,共建可持续生态。

突破与意义:从单点管控到全流程治理

此前,国内高校AI规范多聚焦单一场景。例如,复旦大学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定“六个禁止”,限制AI生成内容比例;天津科技大学要求论文查重率≤30%、AIGC内容≤40%。相较而言,上海交大《规范》首次覆盖“场景分析-开发-应用-评估-优化”全链条,将治理对象从“工具使用”延伸至“设计者”“环境”与“机制”,系统性防范技术失能、教育分化等风险。

有教育专家指出,该《规范》为AI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框架,其分级分类、动态评估机制或成行业标杆。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约束,仍是全球高校探索的共性命题。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