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监督>网络主播与公司签订经济合同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网络主播与公司签订经济合同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正晔网红财税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08:53:59

(网经社讯)网络直播行业如今发展迅猛,主播和经纪公司签经纪合同是常态。但这层关系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一直争议不断。这不仅影响双方的报酬、福利等权益,也关乎行业发展。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常不一致,可见这个问题亟待厘清。

以下是重庆高院此前发布的相关指导案例,供网络主播参考学习。

一、案情简介

2023年7月19日,主播王某与某传媒公司签订《独家经纪合同》,约定合作期限至2025年7月20日。合同约定王某每月直播不低于26天、每天不少于6小时、短视频发布次数、PK次数等具体指标,并约定双方按比例分配直播收益。某传媒公司前期支付45000元签约金,后续按比例结算收益。王某使用个人账号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自主选择直播内容(以跳舞为主),编舞、选曲均由其自行安排,除首月在某传媒公司直播外,其余时间均在家完成。平台方代扣代缴王某个人所得税,纳税项目为“一般劳务报酬”。

双方在履约期间,某传媒公司仅按合同比例分成,未发放固定工资;王某收入完全依赖直播流量收益,且自行承担设备、网络等成本。某传媒公司未制定考勤、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仅对直播时长、数据提出建议。王某未以某传媒公司名义对外活动,直播账号、粉丝流量均归属其个人,与某传媒公司无品牌绑定。2024年6月,王某向某传媒公司邮寄《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

王某请求裁决某传媒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二、裁决结果

仲裁委员会裁决: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驳回王某的仲裁请求。

 三、案例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王某与某传媒公司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劳动关系认定需同时具备:

(一)双方符合主体资格;

(二)劳动者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本案中,首先,人格从属性缺失。王某自主决定直播内容、时间、地点及账号使用,未受某传媒公司具体指令约束。虽合同约定直播时长等指标,但该要求系基于双方收益共享的商业合作属性,非劳动法意义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某传媒公司未制定考勤、奖惩等劳动纪律制度。

其次,经济从属性不足。王某收入来源于直播平台收益分成,非某传媒公司定期发放的固定工资。纳税记录显示其所得性质为劳务报酬,某传媒公司仅按约定比例提成,未掌握生产资料或者定价权。签约金属于履约保证金,非劳动报酬组成部分。

最后,无组织从属性。王某未以某传媒公司名义开展活动,未纳入某传媒公司组织体系。其使用个人账号直播,与平台直接建立服务关系,某传媒公司仅从事经纪服务,故仲裁委员会认为双方不具有劳动关系特征,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主播与平台经纪公司之间应注意区分“合作关系”与“劳动关系”,若工作内容、时间、地点可自主决定(如自行安排直播内容、使用个人账号等),收入依赖业务分成(如打赏、广告收益等)而非固定工资,且纳税为“劳务报酬”,则通常属于合作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

同时,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宜明确约定关系性质(合作或者雇佣或者其他),避免模糊表述引发争议。争议发生后,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劳动管理、用工事实、工资约定及发放情况等,综合考量双方是否具备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来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