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5年盛夏,继“外卖大战”之后,“战火”又开始烧向线下硬折扣超市赛道,京东、美团、阿里三大互联网巨头再次集体重兵入局(详见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xsxxwmdz/ )。阿里旗下盒马NB更名;京东在河北涿州开出5000平方米的全国首家折扣超市;美团硬折扣超市“快乐猴”首店在杭州落地。这密集布局为哪般?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独家专访。
一、线下零售“硬折扣”成为新战场的原因及三巨头策略差异
硬折扣模式崛起源于消费理性化趋势与供应链效率优化的结合。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性价比”需求激增,而传统零售链路冗长、加价率高,硬折扣通过直采、自有品牌、精简SKU等方式实现“优质低价”,精准匹配当前市场诉求。
三家策略差异显著:阿里(盒马NB)——骏马属性,稳重耐跑。 依托原有供应链和数据能力,侧重社区布局与数字化选品;京东——家狗属性,看家护院,忠诚至极。凭借自营物流与供应商体系,强化大宗采购与仓储折扣优势,主打“超大空间+极致低价”;美团(快乐猴)——猴的属性,具有速度与爆发力。则发挥本地地推与即时配送优势,聚焦高频刚需品与即时性消费场景。
二、互联网平台对零售供应链的重构作用
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赋能在于“以数据驱动供应链降本增效”。其一,通过消费大数据反向定制(C2M),减少库存损耗与中间环节;其二,整合物流仓储资源(如京东物流、美团配送),压缩履约成本;其三,依托平台流量优势规模化采购,强化对上游议价能力。传统零售链路被重构为“短链、精准、柔性”的数字化供应链,实现低价不低质的闭环。
三、对传统零售业态的颠覆性影响
硬折扣将加速零售行业分化:传统商超:面临价格与效率的双重冲击,需转型供应链或切入细分场景;便利店:高频即时性需求可能被分流,但便利性与服务密度仍是护城河;社区团购:硬折扣与社区团购在低价品类上重叠,但前者体验更即时、品控更稳定,可能挤压团购的生存空间。
未来零售生态将趋向“多态融合”,硬折扣或成为基础设施,而非终局形态。
专家介绍:段积超,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互联网+”和新质生产力专家,《互联网+兵法》和《新质生产力商业兵法》作者。清华大学互联网+”主讲老师、北京大学互联网课题组专家和北京通州区运河计划领军人才。曾任两家500强企业电子商务“总司令官”,担任三普药业(600869)产业副总经理、远东电缆买卖宝总经理、格兰仕集团总裁助理兼电子商务总经理,并担任多家企业和政府互联网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