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外卖大战正加剧餐饮市场“内卷”,价格体系与行业结构有失衡风险。
9月15日,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调研外卖大战中的餐饮业。报道称餐饮业出现“单量暴增而营收停滞”现象,这源于平台补贴大企业竞逐“全网最低价”,大额补贴并非提振市场需求,而是转移和透支消费意愿。专家呼吁应采取切实措施叫停“外卖大战”,保护数千万从业者的“饭碗”。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了解到,7月以来,我国餐饮市场收入增速同比下滑,行业指数持续走低,风险信号不断累积。调查报道认为,这与平台补贴大战带来的“虚高繁荣”有关——平台补贴在未显著提振整体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改变了消费选择,将线下堂食客流转移至线上,吸引了对价格较敏感的增量订单,一些企业出现“单量暴增而营收停滞”的怪象。若这一趋势得不到扭转,行业一定时期内或将面临“利薄、风险加剧”的严峻局面,值得警惕。
此外,外卖平台的补贴机制并不公平,对中小商家的伤害更大。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坚认为,平台为追求GMV和市场份额,将补贴资源集中用于扶持大型连锁品牌竞逐“全网最低价”,形成“大品牌破价、小品牌破产”的恶性循环,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浩也撰文指出,平台补贴的核心目的在于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在补贴设计上,资源会天然地向大型连锁品牌和重点餐饮商家倾斜。部分平台甚至会“包销”部分大型连锁企业的单日产能,并在运力上优先“照顾”这些订单密度高的企业,以确保履约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这种模式下,平台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中立的“撮合”方,而更像一个“计划性分配”者。它通过补贴机制,一方面在短时间内汇聚起消费高峰,另一方面精准地将这些消费需求转移、分配给那些有能力大规模“释放产能”的连锁企业。这种平台与大型连锁企业之间的“共谋”,对中小商家的市场份额造成了挤出效应。
新华每日电讯援引专家观点称,外卖大战破坏了价格体系和行业生态,应采取切实措施叫停“外卖大战”,推动餐饮业从“卷价格”转向“卷品质”,保护数千万从业者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