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0月23日消息,智能快递柜运营商丰巢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因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育斌辞职以及首次公开募股计划停滞而受到市场关注。该公司于2024年8月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但因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补充文件要求,招股说明书于2025年2月自动失效,此后未再更新。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了解,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丰巢IPO进程停滞的主要原因是与投资方亚投资本在股份回购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围绕2021年签署的对赌协议条款进行了多轮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最终亚投资本在香港提起诉讼,这直接影响了港交所的上市审核进程。对赌协议原定丰巢需在2025年1月27日前完成上市,否则投资方可行使股份赎回权。尽管丰巢在2024年申请上市时将这一期限延长至2027年,并承诺支付约5.69亿元人民币的特别调整费用,但亚投资本对部分修订条款仍持异议,导致矛盾升级。
丰巢自2015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复杂的股权演变。公司最初由顺丰全额出资设立,随后引入申通、韵达、中通等快递企业作为股东。2018年完成重组后,中国邮政、鼎晖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成为其股东。2021年的4亿美元融资尤为关键,亚投资本通过离岸实体认购了1.35亿美元,并设定了上市对赌条款。
财务数据显示,丰巢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面临持续亏损,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37亿元人民币。公司解释亏损主要源于智能快递柜网络的大规模建设投入。直到2024年上半年,丰巢才实现7200万元的净利润,扭亏为盈。其收费模式也备受争议,包括向用户收取的包裹滞留费以及向快递员提供的末端配送服务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付费包裹数量从2021年的4.30亿个增长至2023年的5.17亿个,但快递末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从2021年的58%下降至2024年前五个月的40.8%,表明其业务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目前,丰巢面临创始人离职、法律诉讼未决、商业模式转型等多重挑战,其上市前景存在显著不确定性。若无法及时解决与投资方的纠纷并改善财务状况,这家智能快递柜企业的上市计划可能将进一步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