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特殊”的产业互联网 “特殊”的发展之道
浅析:“特殊”的产业互联网 “特殊”的发展之道
孟永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6日 09:30:07

(网经社讯)相对于用新的方式和方法继续挖掘C端用户本身的消费潜能,以B端用户为对象的发展方式更像是一个“大买卖”。毕竟,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B端用户的生产环节并为你发生太多的改变,我们看到的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浪潮只不过是B端用户的一个销售渠道而已。于是,像当初改造C端那样改造B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产业互联网时代。

与之对应的,那个以C端用户为对象的时代,则是被称作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同消费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外卖、共享单车、互联网家装、互联网金融等概念一样,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同样出现了以“新”的主导的概念。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都是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概念下衍生而来的。

虽然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一样都有“互联网”的元素,但是,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扮演的角色是主导性的,无论是平台的搭建,还是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在其中都扮演着一个主导性的角色;

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种基础设施,它像水电气一样在各个环节出现,而真正的驱动力则是变成了以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这一本质区别最终决定了它更像是一个诞生于新技术怀抱里的新生儿,等到一切成熟,迎接它的必然是茁壮成长的未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到产业互联网的怀抱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产业互联网的跟随者。一场以产业互联网为主要概念的新时代开始拉开序幕。

鱼龙混杂,产业互联网大有消费互联网之象

产业互联网为人们描绘的广阔蓝图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他们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身其中,围绕着产业互联网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平台。

一时间,产业互联网开始像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万众参与,人人追捧。

产业互联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它。所谓产业互联网的特殊性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目标对象的特殊性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以B端用户为目标对象的存在,相对于C端用户来讲,B端用户本身有着自身的特殊需求和喜好,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烧钱和补贴的方式来运营。相对于C端用户需要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B端用户更加需要的是降本增效的生产方式,因此,如果我们用满足C端用户的方式来看待B端势必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只有满足B端用户降本增效的需求,才能让产业互联网的真正走进现实。

另外,B端用户同样不是仅仅只是依靠去中间化的方式来达成效率的提升的,深度改造B端用户业已形成的生产和供应逻辑,才是决定B端用户未来的主要方面。

对于产业互联网参与者来讲,我们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搭建平台的方式来参与其中,而是要深度参与到B端用户的生产和供应流程当中。

从目标对象上来看,很多人仅仅只是用消费互联网的方式来看待B端用户,他们提供的是能够促进B端用户消费的方式和方法,但是,他们却缺少了给B端用户提供降本增效的服务的能力。尽管有很多的玩家参与其中,但是,他们将产业互联网付诸现实的方式却与消费互联网并无二致。

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一样,两者之间都有“互联网”的字眼,但是,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却大不相同。

对消费互联网而言,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性的、促进性的;对于产业互联网而言,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则是基础性的,辅助性的。

简单地混淆“互联网”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当中的功能和作用,只会把产业互联网带入到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怪圈当中。

需要明确的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其实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标配,即使是再小的B端用户其实都已经有了互联网元素的支撑。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深入到产业各个流程和环节的催化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新技术带入到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去改变产业互联网的生产和供应逻辑,而真正做出改变的却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于互联网角色特殊性的无视,最终导致了很多的玩家把互联网技术看成了改造手段,并且开始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模式来行产业互联网之实,这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有了更多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影子。当产业互联网无法给产业带来改变的时候,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已经变成了“消费互联网二世”。

商业模式的特殊性

回到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以撮合、中介和广告费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盈利,BAT如此,TMD同样如此。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获得流量,才能增强撮合和中介的概率,从而获得利润的增长。

这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头部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会不断构建自身生态体系的原因所在。

何为生态体系?所谓的生态体系,其实就是建构了一个流量的“蓄水池”,可以让流量在大型的互联网平台的不同的业务之间留存。

其实,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它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提升效能,节省成本,增加供求两端的对接效率来实现的。产业互联网关注的不是撮合、中介的成功率,而是关注的是改造、重塑的能力。说白了,产业互联网是依靠对B端用户的降本增效来实现盈利的。即使是产业互联网的玩家坐拥了很多的流量,但是,如果他们无法给这些流量提供改造传统生产和供应方式的服务,抑或是说他们无法改变这些流量的传统的生产和供应方式,到头来,他们是依然无法盈利的。

对于商业模式特殊性的无视,最终导致了几乎所有的产业互联网玩家都在把如何尽可能多地获得B端流量看成是关键,却忽略了对B端流量的改造能力。当产业互联网沦落至此,其实它早就与消费互联网没有区别,变成了消费互联网的代名词。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特殊性的无视,最终导致了我们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看到了越来越多消费互联网的影子。从表面上看,产业互联网时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实质上,产业互联网其实早就变成了消费互联网的代名词。认识并应对产业互联网的特殊性,才能让产业互联网能够真正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而不再是消费互联网的影子。

直面特殊性,产业互联网如何成为产业互联网?

对于特殊性的客观认识,决定了产业互联网能够成为产业互联网。直面特殊性,从特殊性着手,我们才能找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正确发展之路。那么,产业互联网如何才能成为产业互联网呢?

新技术应当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根本驱动力

目标对象的特殊性、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和商业模式的特殊性都决定了我们需要给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找到新的驱动力。

这个新的驱动力,其实就是新技术。因为只有新技术才能给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想象空间,新技术才能从底层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供应逻辑。

为什么?

因为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其实都是相对较为基础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与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可以深入到行业的细枝末节,通过对行业内在流程和环节的深度改变来提升效率,而不是像互联网技术那样简单地去中间化。因此,当我们面对产业互联网的特殊性时,必须要从新技术的身上来寻找应对这种特殊性的答案。

弱化平台在产业互联网中的作用,变“平台”为“参与者”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平台将不会像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那样发挥作用,每一个元素都是产业互联网的参与者。这同样是有目标对象的特殊性、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以及商业模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以B端为目标对象,决定了它们的需求其实是深度的赋能和服务,而不仅仅只是依靠简单的撮合和中介,这就是需要产业互联网的玩家成为“参与者”;互联网角色沦为基础设施,决定了平台模式的终结,赋能模式时代的来临,想要赋能,就要真正参与到行业运行的方方面面,通过参与来寻找赋能的方式和方法;降本增效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每一个产业互联网的玩家都是参与者,消费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将会被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赋能模式所取代。

供求关系的再度平衡

目标对象的特殊性、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商业模式的特殊性的背后其实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落幕。产业互联网之所以称之为产业互联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让供求两端的关系再度平衡,而不是一味地让供求关系再度失衡。

供求关系的再度平衡的关键就是要用产品和服务升级来满足消费升级,这就需要我们用新技术、新模式等方式来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只有这样,产业互联网才能让供求关系再度平衡,而不是继续失衡。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另外一个关键在于要实现供求关系的再度平衡。

当产业互联网的大潮汹涌来袭,我们看到的是和消费互联网时代相似的画面。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并未认识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仅仅只是把产业互联网当成了消费互联网的避风港。立足产业互联网的特殊性,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适合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之道,而产业互联网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而不再是消费互联网的影子。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孟永辉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