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从消费互联网的成功看产业互联网创新的壁垒
浅析:从消费互联网的成功看产业互联网创新的壁垒
杨子真《互联网天地》杂志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8日 09:05:26

(网经社讯)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IT从业者及创业者的热情。在消费互联网发展减速之际,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产业互联网。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依从互联网思维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仍然影响着许多人。但当年消费互联网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如期出现在产业互联网。在这里我们从创新和IT产业发展的规律,对这两个互联网的发展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创新的基本规律

创新有风险,成功的概率很小。新产品采用理论告诉我们新产品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首先经历导入期,需要在最先使用的人群中得到认可。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获取让渡价值,即获得的产品(product)价值、服务(service)价值、人员(personnel)价值和形象(image)价值等收益大于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成本,且这一让渡价值高于同类产品时,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之后,这一产品的信息得以进一步扩散开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产品进入成长期。在经济学上呈现出供需金叉的形成。这一过程多是缓慢和艰难的。营销学上对于消费者的采购决策流程有系统的研究,其过程是冗长的,最后的支付可称为惊险一跳,可见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价值判断充满了犹豫。

另外,创新扩散还存在着阶段性的扰动要素。获取收入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看到除了从消费者处获取收入外,企业还可以获得投资、贷款以及政府补贴。这些要素在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期,也许比市场影响更大。它们可以引导创新的方向,改变创新的速度,这些要素的综合就导致产业发展走出了不同的轨迹。消费互联网就是典型的案例

二,消费互联网的成功要素

1.消费互联网创新的低成本进入方式,带来了众多的创新参与者。尽力而为是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宗旨。它不需要先期的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几个人搭起草台,依靠自己的IT能力,编写自己认为好的应用,在互联网这个现成的平台上发布,直接测试市场的需求。它允许早期的低质量,在不断迭代下,通过在网上和客户的互动,抓取客户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业务和应用的质量和体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是通过赛马机制来完成的。好的应用自然得到保留,得不到市场认可的应用自然被淘汰。大数量级的创新奠定了消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

2.消费互联网发展的高速及巨大的规模效应特征成为金融投资极好的标的物。投资买的是未来,泡沫是金融市场的特征。消费互联网指数级的增长及全球市场的预期,给金融市场以很好的打造投资标的的机会。在初期亚马逊采用收费模式不久就被yahoo的免费模式击败。而其背后支撑其发展的经济力量正是华尔街。华尔街以其独有的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判断,迅速培育推升了互联网泡沫,吸引大量投资加入。蜂拥而入的资金烫平了互联网发展初期消费者进入所面临的价值判断的高壁垒,快速形成规模市场。

3.双边市场成就互联网的经济落地,接住了互联网泡沫。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免费最终还是需要市场买单。这就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原因。但幸运的是广告市场形成了消费互联网的双边市场模式,很好地支撑起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Google创立了Adwords广告印钞机模式。通过对广告内容的自动获取、投放以及收费和进一步的匹配优化,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企业的快速盈利,进而带动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直到现在,互联网盈利的三大支柱,广告、游戏、电商,广告仍然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且电商中的一大部分也是来源于广告。目前很热的网红带货模式,也不过是广告的变种。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消费互联网发展中要面临的问题。到目前为止,除了广告这一双边市场的成功之外,并没有新的双边市场的出现。这就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大概率要回归传统模式,即消费者付费模式。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共享单车,在经历了40亿的风投疯狂之后,共享单车终于走回了向用户收取骑行费的传统模式。

4.优秀的客户——年轻人

另外,还有一个不为人关注但却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消费互联网的目标人群-年轻人,以极低的学习成本进入互联网,消除了新产品采用中的重要障碍。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成本就是精力的投入。对于中老年人来讲,自学各种互联网应用是非常费力的事情。哪怕互联网普及到今天的程度,老年人仍然有较大的信息接入障碍。这一障碍甚至需要业界共同努力才有望解决。但对于年轻人甚至于未成年的孩子使用互联网都毫无障碍。这一批人成为了互联网创新应用忠实的追随者,为互联网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产业互联网就需要培育其员工,改变他们的习惯,面临的将是文化和模式的变革。

以上消费互联网发展的几个优势特征成为了互联网成功的关键因素,创造出IT发展史上少有的创新典范案例。但到了产业互联网似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三,IT产业的重要特征

在分析产业互联网之前,我们有必要看看IT产业的一些基本特征。

1.软件产品质量评价困难

IT的技术属于高科技,难度高。因其巨大的灵活性和延展性,不仅仅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复杂性。软件产品使用的场景千变万化,不仅存在着使用上的体验差异,甚至还会出现致命故障的可能。就算是进行了前期的测量,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只能不断迭代优化完善。这就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评价的难度很大。波音737-MAX故障就是很好的例证。

2.巨大的规模效应

降低产品开发难度,保证产品质量是伴随IT行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规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IT产业结构特点看到。最底层操作系统,只有很少的高端人才从事,最好的那1-2个产品最终胜出得以生存,从而形成垄断市场,使得产品的单价能够被接受。如微软的Windows笔记本操作系统和苹果的iOS和Google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往上一层是中间件,它的专业性仍然很高,每个产品开发都要自己去做就会成本很高,于是将其从产品中分离产生出中间件层,由少数人开发维护,大多数人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到了上层应用的层面,IT难度大幅降低,从业人员数量也大幅增加。由于其个性化,应用的规模可能也变得相对较小。在这点上,可能给应用的推广带来高成本。在郭士纳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写道,所有的行业竞争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停下来,因为会出现“效益递减”,但IT除外,他们的竞争都是要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他们遵循的是“效益递增”原则。这大概就是迎合了IT规模效应的规律特征吧。规模可以给它带来巨大经济效应,规模也能给它带来强大的竞争力。消费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就很好的发挥了规模效应。但在产业互联网上,尤其是工业互联网,规模效应在哪个环节,以何种形态出现,仍需探索。

3.IT产业演进速度极快,正在向服务模式演进

IT产业的创新迭代速度快于其他任何产业。比如微软和INTEL的wintel模式、苹果曾经爆出的旧终端速度变慢的案例。我们看到通信设备商推动运营商10年一代的技术更新节奏反应了行业快速的迭代发展模式。从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阶段来看,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大型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微机、云、数据、AI的阶段,计算机的公司也经历了多轮淘汰,之前曾经让我们耳熟能详的王安电脑、DEC公司、SUN公司、Novell公司已经不见了踪影,就是IBM也让位给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另外,我们也看到,IT业也在试图寻找走向服务化的模式,如SAAS的出现,而非项目制。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的多次重复购买,可以不断升级迭代。这背后也预示企业使用IT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成本,这就需要企业有更高的收益。

4.组织模式成本高

IT的产业的组织模式兼有客户导向与专业导向并存的特点。这带来了高协作成本,有点像熊掌与鱼需要兼得。信息化的服务对企业来讲非常的个性化,这就需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IT技术演进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从业人员需要聚集在一起才有利于他们深化专业能力。这两者要求分工的方式,一个是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分工,另一个是需要建立以专业导向的分工组织结构。这使得组织方式就会变得很困难。就像企业为了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建立自身的IT团队,但这样的团队却不容易满足IT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紧密跟踪技术的发展,且难以留住高端人才。

四,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差异

1.产业互联网的成本大于消费互联网

a.业务逻辑更加复杂。消费互联网业务逻辑简单,编程人员自己就是消费者,因此理解业务逻辑没有困难。生产环节的业务逻辑大多很复杂,加上用IT思维和语言去表达就显得更加复杂。我们看到某高铁生产公司,光是其转向架数字化改造,就形成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项、国家标准2项,企业标准8项,19项技术文件,专业论文9篇,可见其难度之高,成本之大。

b.业务质量要求高

消费互联网面向消费者,由于其免费模式,应用几乎都不需要有质量的承诺,因此它是尽力而为,不断优化迭代,市场赛马机制优选应用。但对与传统企业,工业级的要求是对产业互联网的基本要求。这也使得产业互联网在一开始就是高成本进入。

c.工作组织成本高。消费互联网的编程与业务人员合二为一。编程人员精于机语言和机器思维的方式,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IT思维去描述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应用。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就不同了,业务人员与IT人员是分离的,IT人不懂业务、业务人员没有IT思维,复合型人才远远不够。尽管应用层IT难度较底层的IT难度下降,但对于不懂IT的人来讲,仍然是很难的。这就带来了两拨人的高协作成本。

d.组织变革成本高。消费互联网可以说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起来,不存在对原有的存量改造,省去了大笔的改造成本;但产业互联网却是对传统产业的变革。举例,某供电局用无人机替代原有的线路巡检人员。省去了巡检人员的人工费,但是新增的成本需要购买大量无人机,需要培养驾驶员,需要维修无人机,需要建立信息平台,需要调整组织结构,这一系列的成本可能相比于减少的人工费也不少,甚至还高。因此产业互联网的推进有很高的壁垒。

2.规模效应低

由于个人消费者的趋同性,应用的个性化被大大降低,大规模的应用被迅速发展起来,例如搜索、微信、支付等。我们看到互联网企业出现了每一个领域中赢者通吃的现象。从不同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而成就了大批独角兽企业,而日本韩国欧洲的互联网发展确不如人意。在这点上,产业互联网就没有这么幸运。其应用的个性化程度很高。且由于企业追求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同一个行业中,可能还要打造自己独特的信息平台和算法,这就更加难以享受到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

3.商业模式创新困难

与消费互联网的风投助推,双边市场盈利不同,产业应用的碎片化,导致在这个领域资本市场的进入的困难。从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模式上看,商业模式更加强调面向特定场景的个性化服务,其商业价值主要集中在个性化实施,盈利模式主要在专业服务和功能订阅。

4.重资产的限制

消费互联网是轻资产,产业互联网是重资产,这两者的差异是前者不需要管理实体,流程和运营的成本非常低,企业组织文化也以灵活创新为导向。而重资产确不同,其拥有严格的流程,其企业的稳定性和对生产流程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5.人才素质的弱势

消费互联网聚集了IT行业最高端的人才,拥有极强的竞争力,这点在产业互联网方面还不能相比。

五,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策略

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产业互联网的成本大大高于消费互联网,碎片化的市场需要资本重新找寻投资的方向。消费互联网属于轻资产,而产业互联网却包含了众多的重资产。因此,新的探索是必须的,花费时间也是一定的,找寻到新的路径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修课。

1.识别核心需求,抢抓重大发展机遇

由于信息化投入的高昂成本,寻找真实的核心需求和清晰的认识信息化所带来的收益应该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契机。

从众多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信息化应用的优势领域有:(1).替代人力繁重、危险的劳动,如救灾、繁重的巡检、有毒的喷漆等;(2).实现大规模协作,降低协作成本,如大型复杂的生产作业,如飞机、高铁制造等;(3).开展大数据量处理,进行辅助或自主决策与执行,如炼钢炉的温度及进料自动化;另外,供给侧需要抓住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次突发疫情产生了大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迫切需求。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协同办公等应用都得到了大力推广发展。再比如,利用标识解析对各类防疫物质进行标注,就能极大提升物质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大大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发展。

2.优化产业组织模式

打造自建与专业团队良好协作的IT实现模式。大企业依托其规模效应优势信息化建设意愿往往更强。这些企业纷纷建立自己IT团队,以满足IT实现中客户导向的要求。但即便是这样,他们的IT能力仍是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仍然需要外包给专业的IT团队。产业需要培育出高精尖的人才队伍与企业内部队伍形成良好互补,共同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这样的组织方式无疑是极为昂贵的,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对于大企业也是要求有较大回报才行。

寻求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契机,带动产业链共同演进。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遭遇瓶颈。产业中有多个龙头建设自己的平台,其业务、资源、客户都难以统一到一个平台,平台间难以实现互通;另外,技术创新难以扩散,拥有创新技术的初创团队、中小企业因担忧核心能力遭到模仿窃取,而拒绝与大企业共享数据与知识产权。这些都成为阻碍平台发展的主要壁垒。如何找到共同点,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多赢局面是未来平台发展取得突破必须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做大做强咨询监理队伍。IT灵活且质量不宜把控,因此依托咨询监理能够帮助甲乙方实现良好沟通协调。既能帮助监督乙方,保证甲方的利益不受损,又能帮助乙方,让甲方有合理的预期与要求。通过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提升项目达成目标的概率,从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3.百花齐放,多路径发展

传统产业的变革,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传统产业主导下的自主的升级换代,另一条是IT业主导的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第一条路,目前也有许多大企业在展开,如许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平台等,第二条路也有不少IT公司在尝试,如阿里的菜鸟网,货车帮等,形成了新型的行业平台,通过对传统能力的整合,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过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相比,它们仍然没有跳出互联网轻资产发展的模式,大多规避了传统企业中复杂的生产制造环节,而在提升信息沟通透明度和协作领域有所建树。IT业主导的变革,充分发挥IT的优势,通常仍然在大规模的协作环节,但深入传统产业生产环节的仍显不足,在生产环节的信息化改造仍然需要传统企业对IT能力的整合。

4.降低编程难度,提升传统专业人才IT素质

从消费互联网可以看出,业务和开发人员一体化是最好的模式。随着信息化的进程,IT必然会成为生产管理中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因此具有IT思维和能力是未来生产管理研发人员必不可少的。因此,IT产业有必要尽快降低编程难度。目前,较为简化的编程语言如Python和微服务的出现,就是这方面的探索,同时加强企业中员工的IT知识的培训和IT人才队伍的建立是企业应该投入去做的。

把产业互联网称为互联网的下半场,笔者则更愿意把消费互联网的发展看成是整个社会和产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阶段。接下来的数字化进程将会进入垂直行业,成为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很难走消费互联网的老路,需要更多更长时间的创新与探索。如何更大程度降低IT投入的成本,提升信息化水平为企业带来实质的收益包括效益、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等,是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参考文献:

[1]《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郭士纳 著 中信出版社

[3]《浪潮之巅》吴军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4]《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者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杨子真 编选:网经社)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