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月18日,有消息称京东试水网约车市场。而就在2月11日,京东官宣进军外卖,并于2月19日宣布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京东为何密集布局本地生活市场?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予以解读。
【观点一:进军外卖市场 品质与差异化的选择】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2015年“京东到家”以O2O模式杀入本地生活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多类商品约即时配送服务,此番入局外卖也算是“顺水推舟”。京东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丰富的即时零售经验,这些均为外卖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来看,京东外卖选择主打品质外卖市场,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这一策略有助于京东在外卖市场中吸引注重品质的消费者。此外,京东外卖宣布免佣金吸引商家入驻,可以短时间内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有助于京东外卖在外卖市场中快速扩张。需要注意的是,免佣金政策可能只是京东外卖初期的吸引手段。长期来看,京东需要为商家提供持续的价值,如供应链支持、数据服务等,才能长期留住商家并巩固其市场地位。
陈礼腾进而表示,单就餐饮外卖这块来看,美团、饿了么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尽管有如京东外卖、抖音、快手等不断涌入,但对市场格局的改变尚不明显。京东如果想要撬动现在外卖市场格局,需要从拓展商家资源、优化服务体验以及一定的补贴政策等方面下手,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观点二:低调试水网约车 京东优势几何?】
陈礼腾认为,京东布局网约车市场,具备以下优势:首先,京东作为电商巨头,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有助于提升网约车业务的信任度和接受度。其次,京东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可以为网约车业务提供稳定的流量来源。此外,京东在物流、支付等方面具有较深厚的资源和技术积累,可以为网约车业务提供支持与借鉴。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也表示,京东庞大的电商用户数据库为网约车业务布局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度分析用户购买行为、偏好,京东能够精准定位潜在打车用户群体与需求。基于这些洞察,京东可以实施针对性营销策略,比如为特定用户群提供定制化打车+购物优惠套餐,或者在购物高峰期推送打车优惠券,鼓励用户选择京东打车前往商场取货,从而实现从电商到打车服务的无缝转化,提升用户粘性与平台活跃度。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路线规划和车辆调配,还能提高运营效率,减少空驶率,进一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双向转化。
据网经社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DATA.100EC.CN)显示,2024年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陈礼腾表示,从市场端看,网约车目前相对稳定,形成以滴滴出行为“一超”,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哈啰出行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此外,还有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聚合平台。此外,多地宣布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这对于新布局网约车市场的平台来说,入局门槛较高。
郭涛则认为,京东的加入或能促使现有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应对新的挑战。随着京东的进入,市场集中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行业竞争格局更加多元化。同时,京东的电商基因将推动网约车服务向更加综合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望开创“出行+消费”的新模式。这也可能引领行业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服务形态,如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广告推送、车内电商平台等,为整个网约车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推动行业整体升级和变革。
【观点三:频频加码本地生活 京东意欲何为?】
京东作为零售电商平台,随着用户增长的放缓。需要通过拓展如外卖、打车等高频消费场景,提升App使用频率和用户黏性。从自身发展来看,京东近年加速布局本地生活,外卖、网约车是其补齐在本地生活拼图的关键一环。从外部竞争来看,零售电商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京东在传统电商赛道与天猫、拼多多割据一方,在直播电商赛道面临抖音、快手的挑战,在即时零售赛道则有美团、饿了么等竞争对手。京东以防御性布局的形式,通过加码本地生活市场,来抵御其他平台对于零售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