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09988.HK;BABA.US)发布2025财年Q3(即2024年Q4)财报,其中披露了本地生活服务、大文娱相关业务数据。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予以解读(详见专题:https://www.100ec.cn/zt/alcbsh)。
【观点一:阿里本地生活增速领跑集团 扭亏为盈在望】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该季度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营收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虽未披露具体业务细节,从增速上来看,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增速(+12%)高于集团整体水平(+8%),在核心板块中处于中游位置。此外,在利润方面,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0.68亿元大幅收窄至5.96亿元。随着单位经济效益不断扩大,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有望迎来扭亏为盈的重要转折。
【观点二:新玩家不断入局 阿里本地生活直面多面竞争】
陈礼腾表示,饿了么作为阿里本地生活到家业务“排头兵”,其业务从最开始的到家餐饮平台延伸至万物可送的即时零售及即时物流网络两个新赛道上,寻找新增长点。而高德则承接起阿里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大梁”。
陈礼腾进而表示,当下的本地生活战场日益激烈,阿里面对多面竞争。其中,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的竞争如今又有京东外卖的加入,挑起了新一轮的比拼。在本地出行赛道,高德面对着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美团打车以及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平台;而在在线旅游赛道,飞猪面对着携程、同程、去哪儿、途牛等OTA平台的竞争。此外,腾讯、小红书、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公司在本地生活板块有所布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建议,在本地生活业务上,阿里未来应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配送网络,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拓展业务领域,加强与餐饮、零售等行业的深度合作,推出创新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粘性。
【观点三:大文娱增速放缓 内容生态与商业化需平衡】
阿里大文娱集团该季度营收54.38亿元,同比增长8%。陈礼腾表示,阿里大文娱包括优酷、阿里影业、大麦网等业务,其中优酷是最重要的线上流量入口。收入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亏损持续收窄,反映业务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策略初见成效,但仍需关注长期内容生态投入与商业化能力的平衡。
陈礼腾表示,业务上,阿里大文娱的主要对手也涵盖了多个领域:在线视频领域有腾讯视频、爱奇艺、B站、芒果TV等;在音乐领域有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在演出及票务领域有猫眼、摩天轮等。
郭涛认为,对于大文娱业务,应坚持内容为王,加大优质内容投入,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同时,探索新业务模式和盈利渠道,如跨界合作、新媒体形式拓展等,加强与国际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和艺人的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