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数字研究】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AI大模型
【数字研究】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AI大模型
飞跑的鹿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11:01:18

(网经社讯)01  产业链全景图

image.png

02  AI大模型简介

02-1  什么是AI大模型?

大模型是拥有超大规模参数(通常在十亿个以上)、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

02-2  AI大模型的三大特征

image.png

02-3  AI大模型类型分析

image.png

02-4  算力承接算法及数据,成为AI产业发展基石

在现代人工智能领域,算力扮演着推动创新、实现突破的核心驱动力。算力、算法、数据和系统架构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优化对于大规模模型训练的成功至关重要。从技术层面看,在大模型的研发过程中,预训练、微调和模型推理等环节是核心关键因素和主要计算特征。

image.png

03  上游产业链:算力、算法、数据

image.png

03-1  算力:驱动智能的引擎

AI 大模型拉动算力需求:预计2025 年,AI 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将达2020 年 10倍,超 50% 源于企业AI 应用。

AI 芯片市场格局与国产趋势:NVIDIA 占据全球高性能AI 芯片超80% 市场,A100/H100 供不应求,价格涨约3 倍。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科技等中国厂商加速自研,预计2025 年国内AI 芯片市场份额升至30%。

云计算厂商的AI 算力竞争:2023年全球 AI云算力市场规模 640亿美元,AWS、Azure、Google Cloud 占超70% 份额。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中国云厂商加速布局,阿里云计划未来三年投524 亿美元扩充AI 算力。

image.png

AI算力服务商市场变化:产品及服务复杂性提升,推动市场多样性发展

image.png

03-2  算法:塑造思维的框架

算法是AI 大模型的核心要素,涵盖深度学习框架与优化策略。

 Transformer 影响:2017 年Google 提出的Transformer 架构,掀起AI 大模型革命,成为技术基石,相较传统RNN,计算效率提升超10 倍。

算法优化与算力成本降低:AI 训练成本高昂,GPT - 4 训练成本估算超1 亿美元。稀疏化、蒸馏、量化等新技术可使训练成本降低30% - 50%。

开源与专有模型竞争态势:

image.png

前沿算法发展动态 :2023 年多模态大模型(如GPT - 4V、Gemini)打破文本局限,可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强化学习(RLHF)优化AI 交互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算法的“从技术到应用”:

image.png

数字经济时代迎来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及规模化应用,数据的价值和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关键生产要素、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4 年1 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以政务、金融、互联网、交电为代表的行业持续深化数据要素的发展与应用,艾瑞咨询预计 2024 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达 1662.0 亿元,2025 年市场规模将有望达 2042.9 亿元。

image.png

从产业链价值环节传导角度出发,数据要素产业链分为数据资源要素化、市场化流通与数据要素应用,这三大环节。首先,从数据采集归类加工,管理后形成资产,再加工为产品,完成数据资源要素化;再者,通过挂牌上市,或者场外交易的方式触达各行业需求者并投入应用。其中,再市场化流通这一环节当中,也会有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相应地咨询审计、评估与仲裁等服务,更好地推进数据资源化到应用这一过程的转化,所牵扯的参与方多元且类别复杂,价值共创属性十分突出。

image.png

 03-3  数据:训练模型的燃料数据是AI大模型的基础资源,涵盖高质量数据集与标注信息。

image.png

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模型表现:“Garbage In, Garbage Out”。根据研究,90% 的AI模型表现问题来源于不良数据质量,而非模型架构。

多样化的数据源提升模型的普适性:GPT-4结合文本与图像数据;Google的PaLM2模型集成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使其在多任务下表现更好。

前沿算法发展动态 :AI技术本身也可以用来加速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例如自监督学习、异常值检测和自动标注技术。如,NLP领域常用的Tokenization和Embeddings

image.png

04  中游产业链:“百模大战”

04-1  国际AI大模型对比

image.png

04-2  国内AI大模型对比

image.png

05  下游产业链:AI + …… = ∞

05-1  AI 市场高景气,大模型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应用场景丰富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为3,716亿人民币,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372亿人民币有望在下游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更多领域不断渗透,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

image.png

05-2  AI + 医疗

image.png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带来颠覆性变革,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供给端和医疗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并催生增量市场。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需求端因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而增长,供给端因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而难以满足需求。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新药研发和健康管理等方向有广泛应用,其中医疗影像是成熟细分领域,手术机器人在辅助诊断中活跃,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优势助力新药研发,健康管理领域应用广泛。

05-3  AI + 金融

由于金融机构往往具有信息安全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特征,人工智能技术得以较早在金融领域营销、合规、风控等多元化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并得到长足发展。

image.png

05-4  AI + 物流

image.png

06  发展趋势

06-1  技术深化与融合多模态融合加速:未来AI大模型将更加注重多模态能力的融合,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以实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强大的交互能力。强化学习与人类反馈的结合:通过强化学习(RLHF)和人类反馈优化,AI大模型将不断提升交互能力和任务执行的准确性,进一步缩小与人类智能的差距。算法优化与效率提升:稀疏化、量化、模型压缩等技术将不断优化,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提高模型运行效率,推动AI大模型的普及化。

06-2  产业生态与商业模式变革MaaS模式兴起:Model as a Service(MaaS)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通过API接口提供大模型服务,降低开发门槛,激发新的产业链分工和商业模式。生态开放性竞争加剧:厂商将更加注重生态开放性,通过开源模型、开放基础设施、合作开发等方式,构建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提升竞争力。行业大模型定制化:针对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垂直领域的行业大模型将不断涌现,满足特定行业的深度需求,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

06-3  政策和伦理挑战政策监管加强:随着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政府将加强对生成式AI、数据隐私、算法伦理等方面的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厂商将更加注重AI技术的伦理合规性,推动AI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技术应用符合人类价值观和社会利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作为AI大模型的核心资源,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厂商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安全技术的研发。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产业链AI大模型原创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