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近日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中国商界》就“生鲜电商”问题采访时表示“发展生鲜电商,除了需要克服物流等难题之外,食品质量安全如何得到保障也是一大问题。”也有观点认为,生鲜电商可以打着绿色安全无害的口号,但是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多年的民众谁会轻易相信。”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电商抢“鲜”还是“升仙”》。
生鲜电商的特殊性也注定了其不会轻易成功,盈利注定要比其他品类要艰难得多,而大多数人连什么是生鲜都没有搞明白就“升仙”了。
“好消息,会员朋友们在永辉超市(12.60,-0.23,-1.79%)买生鲜可以去我们最近推出的网站。”如今去永辉超市买生鲜会听到如此提示。有顾客会心地一笑,“它终于开窍了,我等这一天实在太久了。”
5月初,作为生鲜巨头的永辉超市推出了生鲜类电商网站“半边天”。网站定位于会员配送,专注农产品(7.25,-0.08,-1.09%)配送。据网站信息显示,配送产品由永辉集团旗下的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尚未涉及第三方产品采购。
当下的电商界,生鲜热潮涌动,生鲜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比竞争激烈的3C领域,生鲜食品似乎也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一大亮点。而对于那些想进入电商的新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尝“鲜”的机会。
早在2008年,中粮就推出了我买网,此后京东、亚马逊勇于尝“鲜”。而除综合类电商外,顺丰[微博]速运也上线了优选网,主打中高端、进口生鲜食品食材业务。另外,生活网、沱沱工社等也趁势抢夺“鲜”机。如今生鲜领域渐成电商争夺的战场,就连国内生鲜巨头永辉超市也悄然布局,这个领域的火药味十足啊!
当然,对于拼命挤早高峰也要去超市买新鲜蔬菜的老人们来说,网购生鲜仍是件稀奇事。不过,中粮我买网、顺丰优品等难说成功。如今充斥我们耳边同样还有不一样的声音:“生鲜电商不赚钱”、“生鲜电商难做”之类的悲观论调。
不可否认,生鲜电商的特殊性也注定了其不会轻易成功,盈利注定要比其他品类要艰难得多,而大多数人连什么是生鲜都没有搞明白就“升仙”了。同样地,摆在永辉面前的是它今后的日子能否好过。
抢占“鲜”机
据悉,2012年被喻为“生鲜电商元年”。而2013年初,中粮旗下的我买网与易观国际[微博]联合发布的一份食品网购白皮书显示,出于节约时间成本的考虑,很多人将日常的生鲜购买,从线下转向了线上的电商预订。网购生鲜的以中青年为主,都市白领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3.39%。
“做超市,没生鲜,会缺少很大一部分商品。”1号店董事长于刚说。
对于当代中国的城市白领和一些家庭主妇来说,去超市或者农贸购物买菜逐渐成为令人头痛的事情,要么天气不好、要么工作繁忙、要么交通堵塞,另外排队结账也让消费者避之而来不及,这部分人群规模膨大、购买力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生鲜电商的迅速膨胀佐证了这种需求的猛增趋势。自2012年上线至今,京东的生鲜业务“同比增长超过5倍,合作的卖家已超过300家”;我买网在2012年也取得了300%的年度销售增幅和36.7%的复合增长率。
实际上,永辉早在2011年就已经涉足电商。尽管对生鲜供应链控制能力强大,但永辉却一直不从生鲜领域涉及电商,这并非偶然。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生鲜不易保存、不便存储、保质期较短,因此现阶段开展生鲜电商业务更大的意义在于增强商家在区域内的竞争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去年7月17日,一家名为本来生活网的电商在未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悄然上线。也有了褚橙进京变励志橙的事实。2012年11月5日,褚橙从云南来到北京,5天里,20吨褚橙一售而空。11月11日,在线销售褚橙的本来生活网又到货20吨,在11月12日一天就卖出1500多箱,约有7吨多。如今看来,生鲜电商确实商机诱人。而生鲜,似乎是成了电商竞争中一张新的牌。
“做超市,没生鲜,会缺少很大一部分商品。”1号店董事长于刚说。
“电商涉足生鲜,其实就是希望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认为,当前赚钱的电商很少,而1号店主营食品、日化品等标准化产品毛利率不高,如果1号店希望在盈利上有所突破,必须要走高端路线。比如服装、进口酒类、生鲜产品等。
去年,生鲜电商销售额达到五六亿元,增速高于网购增速的两倍。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说,不管是城市里大闸蟹以及牛肉、羊肉等在网上热销,还是农村荔枝、枸杞等农产品大量触“电”,都表明网销生鲜产品的时机到了。
不过,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生鲜应该是电商最后才敢涉及的领域。生鲜基本涵盖了蔬菜、水果、海鲜、河鲜、肉类、五谷杂粮等等。有观点认为,也正因为生鲜的特殊性和操作复杂,电商才最后涉足生鲜领域。
但难做不等于不能做。鲁振旺表示,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很多生鲜消费品却受到地域的限制,生鲜电商正好可以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物流和生鲜供应等都在发展,为生鲜电商提供了硬件保障。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忧心忡忡,人们越来越推崇更健康的生鲜食品,果蔬要求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蛋肉希望有山有水的土家饲养,而电商企业基本是从源头监管、直采,以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要。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五谷杂粮的消费比重在逐年降低,而果蔬、蛋肉的需求量却逐年提高,这为生鲜电商奠定了持续性发展的条件。由此看来,生鲜确实市场巨大,此时抢占“鲜”机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难迈的“坎”
尽管对于电商平台而言,生鲜频道的上线只是品类的扩张。但有别于其他品类,生鲜产品无论仓储和配送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算算看,生鲜应该是电商最后才涉及的领域。电商之所以最后涉足生鲜领域,是因为它有很多难做的地方。
未来谁能够找准定位,把握好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两个环节,谁才能有可能在生鲜电商领域笑到最后。
“市场空白一定有原因,不能简单地认为自已发现了新大陆(15.11,0.00,0.00%)。”有业内人士表示,就消费者看来,开通生鲜频道似乎只是多了一些产品,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电商平台都有勇气开通,生鲜产品上线是对电商平台服务以及后台供应链的全方位考验。
此前苏宁云商(6.17,0.04,0.65%)集团总裁张近东曾说过,“目前苏宁什么都卖,就是不卖生鲜。”如此看来,生鲜还真不是说卖就能卖的。
实际上,生鲜问题的复杂性,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门生意可不好做。”这是目前一些生鲜电商经营者的最大感慨。“生鲜电商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很累,就是个民工的活。”一位生鲜电商经营着说道。
而此前顺丰通过“顺丰优选”贩卖生鲜,一度令人质疑,“一个从没做过零售的公司能做好世上最难的零售?”
现如今如果你打开国内的生鲜电商网站来看,或多或少都会看到“安全”、“无公害”、“有机”“生态”等字眼。这对于国内生鲜电商来说,似乎已经成为目前最后的底牌了:一来是能够直接提高客单价,二来是可以构筑行业门槛。但是,线下企业做不好,线上的就能有扭转乾坤?
今年1月份,一个专做生鲜电商的网站优菜网做不下去了,宣布要150万转让出手,其创始人丁景涛就曾遗憾地表示,“货源的品质保证是其经营困难的关键原因。”一时间也让人对生鲜电商的未来颇为担忧。
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说,“发展生鲜电商,除了需要克服物流等难题之外,食品质量安全如何得到保障也是一大问题。”也有观点认为,生鲜电商可以打着绿色安全无害的口号,但是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多年的民众谁会轻易相信。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表示,目前用户对于生鲜食品的消费习惯尚不成熟。除了消费群里的局限,国内生鲜食品的消费者习惯难以改变。“因为目前消费者买东西讲求眼见为实,尤其是生鲜食品这种东西。即使嫌菜市场脏乱的消费者,也都宁愿选择去超市。买菜上菜市场或者超市的习惯,难以被改变过来。”
然而,更大的问题并不止于此。
“棘手的问题是仓储和配送。”生鲜的易损性使得它对仓储、配送的要求远远高于其它品类。大部分生鲜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尤其是果蔬,周转周期非常有限。生鲜不是衣服,衣服你存放十年,除了款式旧些,基本还是那件衣服,但生鲜可不是这样。从采购、入库、发货整个环节都必须控制在保鲜期内。有些水果可能放一个晚上就会变坏。所以,如果采购不够精准,作废部分就意味着100%的损失,而断货又会影响顾客体验。应该说,生鲜电商最终还是要在“鲜”字上做文章。
有观点明确表示,“生鲜的难做是在于物流冷链和供应链的控制,并不是在于营销方式,无论线下实体的门店,还是网上的精美图片,仅仅只是一种营销而已,产品始终是核心竞争力。”
“生鲜领域、整个供应链和市场成本太高。”电子商务专家鲁振旺说。而易观分析师陈寿送则认为,生鲜领域物流成本高,即便有物流资源也不见得能笑到最后。
“生鲜电商其实是一种重资产的商业模式。”生鲜产品对物流的要求高,需要投入的成本大,但售价却无法上涨,企业难以盈利。据了解,现如今国内的物流体系还并不发达,尤其在冷链配送方面更是匮乏。冷链配送需要用到的都是高级运输设备设施,物流成本很高。在这一方面以物流发家的顺丰无疑是最具有优势的,相比于其他电商自建的物流更加成熟。排除去用户方面的因素,单就生鲜电商本身而言,其电商操作过程也较复杂,要把控的环节太多。
虽然生鲜触网困境重重,但在庞大的市场面前,行业瓶颈似乎没有阻挡住电商拓展生鲜品类的热情。优菜网倒下了,并不能说明生鲜电商没有市场前景。重重困难之下,电商如何抢占“鲜”机才是关键。
有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谁能够找准定位,把握好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两个环节,谁才能有可能在生鲜电商领域笑到最后。
当然,身边很多消费者会说:“我要吃的东西要看到实物才会购买、新不新鲜、安不安全等问题”,不过,以前他们也说过,电脑我绝对不会在网上买的,后来还是买了,而且家里的冰箱、平板电视也计划在网上买。你还会远吗?(来源:《中国商界》杂志 文/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