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教育>《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文
《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文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9日 14:05:39

(网经社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快江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推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核心,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支撑服务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面向未来,育人为本

  面向新时代和未来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以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生态,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实现教育普惠,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和资源供给方式。充分利用云计算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传统教育向智能教育转段升级,努力形成“智能+”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范式。

  3.聚焦重点,提升能力

  把握江苏教育的主要矛盾变化及阶段性特征,关注民生教育需求,瞄准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对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服务支撑能力,为办公平而有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解决方案。

  4.统筹规划,分类推进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育人目标和信息化发展需求,实现信息化推进与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加强系统内部及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凝聚教育信息化发展合力。注重区域推进和个体特色培育,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打造江苏教育信息化升级版,构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治理模式,探索“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到2022 年基本实现数字化教学覆盖全体教师,泛在化学习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全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二)主要任务

  持续优化智能环境。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提速增智、“优质资源班班通”提量增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质增效,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生态基本建成。

  不断深化创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全体师生。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和资源供给方式的变革。

  显著提升信息素养。基本形成适应信息化生态环境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和学科教师队伍,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个性化、探究性、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逐步完善安全体系。教育领域网络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不断健全,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明显提高,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三、实施行动

  (一)基础环境智能化提升行动

  统筹建设教育专网。加快推进IPv6 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建设省级教育专网,实现全省教育网络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运行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全部接入教育专网,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实现安全高速互联互通。

  提升学校宽带接入水平。全省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实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推进“无线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及主要活动场所,高校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推进5G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应用研究与实践。

  提升基础环境承载能力。高标准打造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混合云架构模式,提升数据中心基础支撑服务能力。升级省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统一应用支撑平台,推动省级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开放共享,实现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交换。

  (二)教育大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推进数字教育资源规范化建设。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准入、汇聚、流通、评价与淘汰机制。打造基础教育“网络名师工作室”和“名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教材,研制中小学人工智能读本。开发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资源。拓展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推动师生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做好与已有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空间数据的汇聚共享及学习数据的采集分析。加强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指导师生、管理者和家长利用空间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依托省智慧教育云平台,推动全省各级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平台互联互通及资源开放共享。优化“平台+资源”服务模式,汇聚整合教学、科研、文化及社区教育资源,构建互联互通、众筹众创、开放共享、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大资源服务体系。

  (三)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及教学能力。实施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开展教师大数据应用能力培训,推动教师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育技术专业能力培训,提升教育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优化完善师范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养。推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等课程。推动高校开设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专业,发挥交叉学科融合优势,培养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引导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技能培训。创新“领航杯”等教育信息化大赛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创造能力。

  (四)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行动

  建设省级教育大数据中心。整合全省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构建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省、市、县教育数据交换共享体系,实现全省教育数据“数入一库、数出一门”。依托省政府大数据中心共享相关行业数据,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学段的大数据,打造江苏教育大数据仓库。建立教育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法规与实施机制,促进数据在风险可控原则下合理开放共享。建立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联合教育治理领域专家,组建高素质数据管理与分析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服务。

  探索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深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推进教师评职评优、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资助、毕业就业等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加快教育政务的数字化转型,建立教育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推进教育政务数据省级集中,实现教育政务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程监督,推进教育系统办公数字化。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开展数据驱动的预测预警、诊断评估,破解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教育资源缺口预测、校园安全态势感知、督导评估动态监测等教育治理重点问题。

  (五)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和评价体系,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校园生态。加快智能化教学终端建设,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等智能学习空间,满足师生基于云、网、端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建立新型课程结构、课堂模式、教学体系和评价方式,推动智能助理、机器人、智能评价等关键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开展基于数据的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支持自适应学习。开展智慧校园示范校认定工作,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设名师空中课堂和城乡结对互动课堂,打造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名师空中课堂,统筹全省名优教师资源,打造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学习平台,向全省中小学生(含中职学生)提供在线答疑、互动课堂、点播课堂、家长课堂等教育服务。建设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实现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两类”学校备课同步实施、课堂同步互动、教师同步研修、资源同步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学习电子档案,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基于互联网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升学指导、生涯规划、职业培训、老年教育资源等服务,支持终身学习。

  (六)教育网络安全保障行动

  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网络安全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推动将网络安全工作成效与单位考评相挂钩。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通报制度,开展本地区本单位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加大网络安全事件通报和处置力度。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健全完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配备软硬件设备设施和专业化队伍,建立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环境,有效防范和抵御网络安全风险。推进教育CA江苏分中心建设,试点使用和推广教育CA 数字安全认证。强化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探索开展网络安全第三方服务。建立完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共享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厅际协调小组作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按责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强化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领导。发挥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决策支持作用。推动各地政府将教育信息化纳入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大力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科学制定任务书和时间表,因地、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完善体制机制

  严格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机构,落实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部门、业务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和考核体系。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的评聘办法。创新激励制度,探索建立竞争性获得、按用付费等投入方式的应用创新资源供给机制。拓宽宣传推介和开放合作渠道,提升江苏教育信息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强化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组建教育信息化专家智库,提升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指导、服务能力。强化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健全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队伍体系,提高学校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服务保障水平。高校要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四)落实经费保障

  推动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将教育信息化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经费支持力度。各级各类学校要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资源更新和设备运维管理。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开展评估监测

  制订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核心指标纳入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推动各级政府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的重要内容。开展教育信息化第三方评测,定期发布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和师生信息素养评价监测报告。

  附:《江苏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重点工程实施一览表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编选:网经社)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