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数字化转型是锻强中小企业生存力、竞争力、接续力和发展韧性的关键一招,为中小企业实现业务创新、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等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专注铸专长、精益出效益、特色赢市场、创新谋发展,是我国优质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领头羊”,这类群体的数字化转型意愿、进程和质效,事关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正式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4年)》。报告从现实意义、政策观察、企业转型、行业场景、区域实践、未来展望六个维度展开,立足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阶段特征,结合企业成长对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系统分析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态势,总结推进路径和实践经验,并提出未来展望,希望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参考。
报告核心观点:
1.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和企业的自觉行动。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过资金帮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赋能等创新举措,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国全域统筹、汇聚多方力量,建立起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保障体系,探索出“点线面”一体化推进路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了从单个“盆景”向整片“风景”转变。
2.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特征、有需求、有约束、有新趋势。基于对94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性调查以及对百余家企业的入企诊断,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呈现四个转型特征、催生五类工具需求、面临两种约束条件、展现人工智能新趋势。转型特征方面,转型预期兼有普遍性和阶段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转型诉求焦点有所不同;转型环节集中在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两个领域,沿着“微笑曲线”从中部向两端循序推进;转型投入以轻量级为主,近两成受访企业在上一年度未开展相关投资;转型成效存在行业分化,四成左右的受访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集中在3级。工具需求方面,研发设计环节对国产化软件有需求;生产制造环节对非标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有需求;经营管理环节对集成化、智能化服务有需求;运维服务环节对信息安全保护工具有需求;供应链管理环节对销售及客户管理、运输管理系统工具有需求。同时,企业也面临资金、技术、人才、互通、数据和服务等多重约束和人工智能新机遇。
3. 以场景为切入点,梯度引导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场景深度改造、复杂场景集成改造,是实践探索出来的可行路径。报告通过搭建“转型场景图谱——转型通用工具——转型路径指引”分析框架,围绕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三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对集聚的制造业领域,聚焦需求侧共性场景,发现供给侧通用产品,绘制出差异化、阶梯式的梯度转型路径,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借鉴参考。
4.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形成国家、省、市、园区“一盘棋”统筹、“一股绳”发力新格局。目前,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从单一的技术改造走向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在引导举措上,市域层面更突出体系化,县域层面更突出工程化,集群园区更突出链群化。
5.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兼具交叉性、协同性、复杂性以及长周期等特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需着力在激发转型内生需求上下功夫,在探索转型路径模式上树标杆,在提升转型服务水平上出实招,在人工智能新质赋能上求突破,在健全要素保障体系上夯基础。
报告原文下载:《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