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01 历史时刻
02 主营业务
2024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58亿元。
美团继续围绕“零售+科技”战略,持续加大对中国消费市场及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全年即时配送订单超219亿笔,同时,全年研发支出超220亿元,创历史新高。
03 核心业务
目前美团已经形成到家、到店和创新业务三个板块布局:到家业务包括餐饮外卖,以及品类扩展下的闪购和跑腿业务;到店业务包括到店吃喝玩乐等团购业务和酒店旅游业务;新业务则是持续孵化的、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业务,包括零售、出行等。
美团的核心业务餐饮外卖是美团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整个业务体系处于中流砥柱地位。美团不断做深、做透、做大餐饮的战略布局,从营销、配送、IT 系统、供应链等多角度全方位服务餐饮行业。到店酒旅业务是美团营利和现金流的主要来源,致力于整合本地资源,在生活服务o2o领城稳居龙头地位。新业务是美团向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积极迈进的战略布局,具有长期布局意义。
最新业务:“美团闪购”品牌独立,即时零售行业加速发展
“美团闪购”品牌化,即时零售赛道进入分钟级竞速。4月15日,美团将上线六年的闪购业务正式升级为独立品牌,并将其置于APP首页一级入口,打出“30分钟送万物”的口号,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消费者可选购蔬菜水果、超市便利、手机家电、商场专卖、美妆个护、潮流运动、母婴用品、宠物用品等多个品类。
其中闪电仓模式是闪购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持续驱动着即时零售供给生态的进化和用户生活方式的养成,根据美团官网数据,当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超过3万个,到2027年,美团闪电仓将超过10万个,预计GMV将达到2000亿元。
“美团闪购”品牌独立背后是供需两侧的同步成熟。需求端,闪购业务得以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即时零售用户心智的逐渐牢固和用户对闪购消费粘性、依赖度的明显提升。供给端,“美团闪购”一方面实现快速品牌扩容和全国性仓点布局,另一方面开展多项举措优化品牌供给,如通过分析前期供给数据,确定重点城市、重点商家、重点商品,继而进行商品上翻(特指产品曝光度提升)并加大终端动销,此外坚持行业最短的3天账期,直击库存痛点。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本质是“本地供给+即时配送”对传统电商的降维打击,未来还将加速推动零售行业的模式重构。
04 竞争优势
04-1 线下商家资源
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市场龙头地位稳固,一大核心优势便是已积累丰富线下商家资源,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到家业务既依赖“地推铁军”与商家建立稳固联系,又依赖专职与兼职搭配的骑手团队提高履约效率。到店业务美团在消费者的认可、闭环转化上仍拥有较强优势,且本身在到店领域的份额并不高,抖音取得了广告收入更多是挤占了中小参与者的份额,并不会对美团的增长形成明显冲击。
04-2 地推能力 业务共振
干嘉伟制定了“狂拜访、狂上单”的战术和“早启动,晚分享”的例行反馈制度等,在公司内部搭建了标准化执行体系,大幅提升地推团队素质。
其塑造的“地推铁军”使美团在“千团大战”中后来居上,实现最终胜利,并在外卖、酒旅、 社区团购等业务发展中多次复用,是美团的核心优势之一。商家端在强大地推体系的支持下,美团开城数量更多,很早就在下沉市场占据了优势。
“高频打低频”是美团商业层面的基本逻辑:从点餐、外卖、出行、生鲜零售等高频消费出发,积累大批可复用的生活服务类用户,培养用户每天打开美团的使用习惯,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引流。
04-3 履约体系
美团强大的即时配送体系,竞争壁垒相对较高,且有望为新零售业务提供支撑。
餐饮外卖头部玩家的配送优势及飞轮效应十分明显:更快更稳定运力网络带来更优 的用户体验——实现更多订单转化——订单数量越多服务的骑手越多、订单积累的数据越多智能调度系统运算效率越高,共同推动运力网络更快更稳定。公司已建立国内领先的即时配送体系,配合丰富的商家资源和流量资源,平台价值凸显。
美团骑手网络的“高效”特征凸显。美团外卖生态正循环驱动下,美团骑手团队在人均日单量、配送时效上等效率指标的表现均优于饿了么。美团以1.5倍的骑手数,实现超饿了么2倍的市场份额。
05 市场规模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338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9%。
中国外卖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用户基础稳固增长,行业渗透率提高,且随着数字化和即时配送服务的发展,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互联网技术在餐饮行业的渗透融合极大地促进了餐饮外卖市场的爆发式发展,2022年的疫情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发展。
截止2022年底,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1905亿元,较2017年的3175亿元,增长了约30.3%;预计2027年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将突破22000亿元。
06 创始人简介
07 股权结构
08 财务数据
09 发展趋势
09-1 科技战略
美团打造了各项技术平台,依靠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利用AI的感知、理解、决策、交互等能力,将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搜索、推荐、广 告、智慧物流、智慧出行、无人配送、智能客服、生物认证等场景,让AI服务更好地落地。
纵观近两年美团在PE/VC领域的投资,可以看到其加快了对高科技公司的投资节奏。美团在战略转型以来,密集投资了普渡科技、梅卡曼德机器人、康诺思腾、长芯盛智连、毫末智行、爱芯元智等多家科技企业,重点覆盖AI、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方向,足见美团对科技战略的重视。
09-2 新业务战略
美团加快新业务层面的布局,向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的战略目标积极迈进。
新业务可以划分为三个侧重不同的板块:一是体现美团在本地零售板块战略布局的非餐零售业务矩阵,是新业务中最为亮眼的模块,以美团买菜、闪购、优选为代表;二是在已积累的庞大商家资源上建立起来的toB业务、反映美因向产业链上游渗透的战略步伐,以快驴进货为代表;三是作为生活平台配套引流的共享出行业务,为美团提供流量入口和增强用户粘性,以共享单车为代表。
从长期增长和回报潜力看,布局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本地非餐零售业务及市场规模庞大的toB业务具有较大的长期增长前景,需要重点关注;而共享出行业务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综合利润率较低的特点,其更侧重于在完善美团业务协同和服务配套方面发挥作用。
10 潜在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习惯变迁日新月异,正如连锁业态对百货的打击、电商对连锁业态的打击、新媒体媒介对电商的竞争一样,若未来流量入口竞争大幅加剧,可能对公司发展造成影响。
政策风险:政策频繁呼吁互联网公司不以烧钱为前提与实体竞争、不大幅投入加大行业风险,包括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预计提升平台用工成本。虽目前来看对美团现有能力及成长性并未造成大幅长期性影响,但公司发展仍然面对政策风险。
不同区域消费者习惯差异过大或消费者习惯变化严重不及预期:我国辽阔国土及不同区域完全不同的消费习惯对消费品及平台发展都带来更大挑战,未来消费者愿为便捷性等接受外卖(而不是单纯便宜)是一个外卖业务提升变现率的关键假设,考虑到消费者习惯差异,若此假设明显不及预期,可能对平台扩张及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公司主动性加大投入或大幅让利:美团是不断为长期投入的公司,公司存在主动性加大投入或大幅让利可能,但不影响长期竞争力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