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去年以来,国家持续加码“反内卷”,但平台经济目前仍深陷“低价竞争”、“补贴大战”泥潭亟待破解。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发起——“破‘卷’立新 重塑生态” 平台经济“反内卷”调查行动(详见:https://www.100ec.cn/zt/dfnjdc/ )。这也是我们继去年“仅退款”调查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后,发起更为全面、深度的调查行动,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组织了高校教授、协会、智库专家、投资人、律师、分析师等,对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度解读。以下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接受 #网经社 独家专访。
网经社:这种“内卷”对平台、行业、国家造成了哪些深层次、长期的负面影响?
刘俊斌:这种内卷,表面上是平台之间的竞争,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实惠,但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一方面会降低平台的利润率、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同时因为内卷行为通常会要求商家配合行动,所以会影响商家的正常运营,部分厂商会走上降低商品品质之路,与物美价廉的市场需求背道而驰,这不符合消费者、商家和国家利益,值得引起重视。
网经社:平台经济如何从“流量内卷”转向“价值创造”?关键突破口在哪里?
刘俊斌:平台管理者首先要意识到恶性竞争对自身运营的风险问题,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多从平台的服务性方面下功夫,有效保护平台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提供良好的平台体验、便捷完善的服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推动平台健康发展,做到社会、平台、商家、消费者多赢局面,形成“价值链“的关键一环。
要从低价格的营销俗套中突破,按照现代营销4C原则,提高顾客满意度、正确理解客户成本内涵、不断提高便捷性、完善客户沟通关怀维系机制。
网经社:在“反内卷”过程中,如何平衡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与平台自主经营权?
刘俊斌:按照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平台服务规范性文件和价格指导,平台可以在一定的框架下,自主地实施经营,同时政府要检测和监管平台行为,判断是否违规,及时予以纠正。
专家介绍:刘俊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原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主要负责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专业、移动商务专业、网络编辑(方向)。
【小贴士】
本次调查行动重点关注:1)零售电商平台:包括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小红书等;2)本地生活(即时零售)平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抖音本地生活等;3)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速卖通、Temu、SHEIN、TikTok Shop、Lazada、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4)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哈啰出行、高德、百度地图等;5)在线酒旅平台:飞猪、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艺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