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阿里分拆!斑马独立上市 是“放飞梦想”还是“甩掉包袱”?
阿里分拆!斑马独立上市 是“放飞梦想”还是“甩掉包袱”?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15:44:37

(网经社讯)8月21日,阿里巴巴港交所发布公告,拟议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详情见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ndcbfg/

出品 | 网经社

编辑 | 黄玉宙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阿里分拆再落一子!斑马智行正式递交上市申请

阿里巴巴于8月21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议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此前的8月20日,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斑马智行”)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屏幕截图 2025-08-22 104013.png

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亦排名第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斑马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超过14个国家。

屏幕截图 2025-08-22 144824.png

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斑马网络”属于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张建锋。这是一家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的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开发,并提供三类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级OS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

屏幕截图 2025-08-22 145253.png

官网资料显示,斑马网络核心产品斑马智行面向汽车和交通行业提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数字交通解决方案。斑马智行充分协同阿里巴巴集团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和车企一起重新定义汽车,为用户打造智慧出行空间,提供智慧驾乘服务和丰富车生活。基于自研AliOS打造斑马智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合作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车企的10余个汽车品牌、40多款车型。

斑马网络此前为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自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阿里集团财务报表。截至公告日,阿里持有斑马网络约44.72%的股份。现建议,拟议分拆将以斑马股份全球发售的方式进行(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发售)。在斑马股权结构的若干拟议调整及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将继续持有斑马网络超过30%的股份。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当下,互联网大厂业务拆分蔚然成风,如58同城已拆分出安居客、快狗打车、转转、天鹅到家等独立业务;腾讯旗下有腾讯音乐、阅文集团、腾讯影业等;网易旗下有网易有道、网易云音乐等。而阿里此次“1+6+N”策略包括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业务。

二、分拆上市 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阿里巴巴集团自2023年起启动的"1+6+N"组织变革,是公司24年来最重要的战略调整。该架构将集团定位为控股公司("1"),下设六大业务集团("6")和多家业务公司("N"),旨在通过划小核算单元、提升组织敏捷性,解决大企业弊病。斑马智行作为"1+6+N"架构中的"N"类业务公司,属于阿里巴巴集团直接控股的单列业务单元,具备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此次分拆正是这一战略的落地实践。

2018年9月,斑马智行宣布获得超16亿元的首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国投创新领投,云锋基金、尚颀资本跟投,是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融资。2021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等四大股东联合向斑马智行增资30亿元人民币。

屏幕截图 2025-08-22 142842.png

斑马智行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斑马智行的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三年亏了约26亿元。

在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斑马智行的毛利率分别为53.9%、46.4%、38.9%。三年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在研发投入上,斑马智行2022-2024年分别产生研发开支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合计32.14亿元

公告称,拟议分拆可更好地反映斑马集团自身的价值,并提高其运营及财务透明度,从而使投资者将能够分开评价及评估斑马集团与阿里巴巴未分拆集团的业绩及潜力;斑马的业务有别于与阿里巴巴未分拆集团业务相对更多元化的模式,其独特的汽车系统解决方案将吸引专注于斑马集团业务领域的投资者群体。

分拆斑马智行是阿里巴巴"轻资产、高毛利"转型战略的重要一环。首先,分拆后斑马智行不再纳入阿里巴巴合并报表范围,这将直接减少阿里巴巴合并报表的亏损压力,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财务表现。其次,分拆后阿里巴巴仍持有斑马智行超过30%的股份,通过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保留对高潜力业务的投资价值。第三,斑马智行独立上市将释放阿里巴巴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价值,减轻其在操作系统等长期研发领域的资金压力。

三、分拆上市只是起点!斑马智行携阿里技术背书 押注 AI 驾驶与全球市场破局

阿里巴巴分拆斑马赴港上市,是其"1+6+N"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阿里巴巴从大集团管控向控股公司模式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分拆斑马智行,阿里巴巴实现了对高潜力业务的投资价值释放,同时保持了生态协同效应。斑马智行可继续获得阿里在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层面的支持,同时也能更灵活地拓展非阿里系客户。

屏幕截图 2025-08-22 152026.png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斑马智行分拆上市也是中国科技企业分拆战略的典型案例。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启动组织变革,分拆高潜力业务独立上市已成为释放生态价值的重要手段阿里巴巴此前已成功分拆菜鸟、阿里健康等业务上市,斑马智行将是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对于斑马智行而言,分拆上市是其实现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重新定义驾驶体验"产业演进的关键一步。随着全球智能汽车市场扩张,斑马智行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已开始AllinAI,推出"元神AI"大语言模型,构建了"1+3"的AI技术体系,以自然交流为第一交互方式,感知不同场景、组织各类服务、学习用户习惯三个主要智能能力。

image.png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业务体系成熟之后,分拆上市的方式其实是科技公司的常态,不仅有助于业务独立运营,而且有助于单独的业务体系摆脱传统大组织变革滞后的羁绊,毕竟大组织的运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科技发展的速度。

未来,斑马智行的发展路径可能包括:一是加速AI大模型在汽车座舱领域的应用落地,推动汽车智能座舱转向主动智能;二是拓展全球市场,特别是在智能座舱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三是通过业务收购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技术壁垒和生态整合能力。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移动出行,我们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网约车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花小猪出行、享道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神州专车、斑马快跑、帮邦行、飞嘀打车、量子出行等;2、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如祺出行等;3、聚合平台:高德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美团打车等;4、一嗨租车神州租车、悟空租车、华夏出行、GoFun出行等;5、共享(电)单车: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哈啰出行、松果出行等;6、停车平台:ETCP停车、爱泊车等;7、代驾平台(3家):e代驾、爱代驾、安师傅代驾等;8、在线旅游携程同程旅行、马蜂窝、美团旅行、去哪儿飞猪途牛、穷游网、客路旅行、在途商旅、猫途鹰、KKday、皇包车、稀饭旅行、航旅纵横、众信旅游等;9、民宿短租途家民宿、木鸟民宿、小猪民宿等。

长期关注移动出行-二合一.jpg

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重点关注在线旅游、酒店民宿、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顺风车、代驾、等业态。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等服务,是移动出行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clt7513)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