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高潮期已过,2025年双11大促开始拉下帷幕,不过京东、淘宝、天猫等平台将延长至11月14日。据网经社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DATA.100EC.CN)预测,今年双11大促全网累计销售额约为16232亿元,同比增长12.58%。17岁的双11显得更为“冷静”和“成熟”,它不再仅仅是昔日的“购物狂欢节”,而是展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详见#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25s11/)
对此,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网经社特约研究员陈以军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 独家专访。

1.从流量狂欢到价值共生,平台经济正推动双11价值重构
"价格锚定效应"低价的认知,刺激冲动消费已是教科书级的成功密码。双11消费者正从"价格敏感"转向"价值敏感",消费的核心价值正从"价格竞争"升级为"价值创造",平台经济的再次腾飞的关键是要构建"商品+服务+体验"的价值体系,成为消费者探索品质生活的入口,才是双11的生命力所在。
2.远场与近场的竞合博弈,即时零售成电商内卷竞技场
传统电商"远场经济"依赖全国仓储网络,"近场经济"依托3公里半径的前置仓和社区店。两者的竞争本质是时间维度的争。当消费者可以在1小时内同时获得电商平台和附近超市的报价时,价格差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这就要看谁能结合新技术,更高效地整合远场和近场资源,谁就能掌握流量入口。
3.消费趋于理性向“值”而行,制造业开始提供价值创造力
消费理性不是收入下降带来的替代消费,而是认知升级驱动的主动选择。这背后是"性价比"向"质价比"的跃迁。
这种转变正在重塑制造业逻辑,理性消费推动制造从"规模经济"向"精准经济"转型,谁能最先完成C2M(用户直连制造)的数字化改造,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
专家介绍:陈以军,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现任浙江青年创业导师、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消保委专委会专家。曾任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副会长、阿里巴巴活水计划学者、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天下网商·网商汇》负责人、淘宝大学讲师、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副秘书长、“电商发布”负责人
【小贴士】
无缝衔接国庆中秋,双11这场年度购物狂欢盛会,在朝着“更快 更长 更简单”的方向发展。网经社第十七次启动“直击双十一”特别策划,通过十大方式包括 滚动播报、短视频播报、专题直击、全媒体发布、社群直播、电商快评、媒体评论、数据发布、网购预警、投诉维权,从平台层、渠道层、商家层、用户层,对双11播报、监测、评论,打造电商年度行业大促的“六大中心”,即 资讯中心、评价中心、数据中心、视觉中心、商家中心、维权中心。(详见:https://www.100ec.cn/zt/25s11/)

重点关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苏宁易购、小红书、微信视频号、B站等平台,以及美腕、交个朋友、遥望科技、东方甄选、谦寻、辛选、与辉同行、无忧传媒、李佳琦、罗永浩、蛋蛋、烈儿宝贝、陈洁kiki等MCN机构及主播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