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近年来,温州电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带热了电商园的投资建设,一批电商园陆续投入运营,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显示出了一定的平台支撑力;但园区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配套服务功能简单、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亟需各级政府在财政补贴、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市场转型、招商引资、配套服务等方面予以综合性政策扶持。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电商园做好规划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实现错位竞争,促进良性发展,提升园区平台集聚能力。
一、当前电商园投资发展形势
(一)国内电商园投资建设快速发展
产业园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资源共享、分工协作、配套服务等功能,带动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竞争优势。电商园作为集聚电商产业发展的园区,是以电子商务为核心,集聚信息软件、设计研发、仓储物流、网络金融、移动支付等配套服务企业的专业园区,作为“互联网+园区”的典型产物,其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孵化电商企业的功能日益突显,推动了跨产业部门经济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电商经济爆发式增长,各地均高度重视电商平台建设,各类电商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阿里电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园区研究报告(2016)》显示,截止2016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达1122家,同比增长约120%,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是全国电商园区最多的省份。
(二)温州电商产业快速扩张,带热了电商园投资建设
温州轻工制造业发达,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等数张国字号金名片,形成了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份额较高,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经济基础。同时,温州市委、市政府将电子商务作为“一号新产业”培育,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5〕47号)、《温州市加快信息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政策予以大力扶持,推动了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商园投资建设。2015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893.55亿元,居民网络消费568.39亿元,均居全省设区市第三位;2016年1-9月份快递业务量位列全国城市第十位。当前,全市已建成各类电商园30余家,有效增强了产业平台支撑力,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经济发展。2014年3月20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3个部委列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城市;2015年被阿里研究院评为全国电商百佳城市,居第16位。
二、温州电商园发展现状
本文对18家市级以上网络经济重点产业园(含省级15家)开展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企业座谈等方式搜集发展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一)园区建设实现全域覆盖
截止当前,市重点电商园有20家(市商务局认定),其中列入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的有17家(省商务厅认定)。自2010年诞生全市首家电商园(温州蓝江软件园)以来,电商园个数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来建成了13家重点电商园,占比65.0%。从分布看,除瓯海区有3家外,其余各县(市、区)均为1-2家。当前,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电商园方兴未艾,在建的如申通电商园,占地184.3亩土地,总投资额达5.9亿元。
(二)“退二进三”“民营资本”是主要发展方式
从建设方式看,18家调查电商园中,有9家为工业退二进三改建而成,如乐清华仪电商园。从场地来源看,有13家为租用场地投资建设,如温州泰顺电商孵化中心;另外5家为自我场地投资建设,如温州蓝江软件园。从投资主体看,有16家为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政府部门主导投资建设的仅有2家,分别是温州龙湾区高新区电商大厦、温州泰顺电商孵化中心。
(三)规模集聚作用效果明显
调查显示,规模较大的园区因配套设施、服务能力相对较好,显示了较强的平台支撑作用。如温州国智电商产业园自2013年创建以来,地理位置处于中心城区与大学城之间,在吸引人才、招商引资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并且得到了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园区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截止6月底已有入园企业320家,入驻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达12.5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一家入园企业开发“美美公主”童鞋产品,经过3年创业年收入超亿元,带活了当地十多家加工单位。
(四)园区帮扶措施较为系统
从帮扶措施看,园区创办者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了系统性的帮扶措施,如创业辅导、企业沙龙、创业讲坛,以及融资咨询服务。从实施情况看,租金优惠较为到位,18家园区月平均租金为19.1元,最高为35元/平方米,最低为8元/平方米,普遍低于市区写字楼的平均租金水平。从代办事项看,如市区电商园为入驻企业申领20元/平方米的政府租金补贴。从特色服务看,开展了网商平台对接、风险投资对接等服务,如乐清华仪电商园开展了企业与苏宁易购平台的对接活动。
(五)个别电商园试水跨境电商业务
温州发展跨境电商基础良好。一方面温州作为外贸出口大市,拥有全球温商网络支撑,发展跨境电商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温州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对海外高档商品需求大,经营海淘、代购商家众多。温州智德电商产业园抓住契机,定位于跨境电商业务,目前已有7家企业入驻发展,与速卖通、亚马逊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洽谈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六)入园区企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从入园企业数量看,截止上半年,18家电商园区共入驻企业1485家,较2015年末增加了238家,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其中电商企业1315家,占比88.6%,电商配套服务企业168家,占比11.3%。从营业收入情况看,18家电商园上半年实现网络销售收入18.6亿元,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可达40.0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园区建设规模小制约发展
电商园是产业集聚的平台,需要各类专业性的配套企业加盟,才能形成竞争优势。18家电商园中,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以上的有3家,最大的为交运国际淘宝城为11万平方米,不足1万平方米的有4家,其中最小的是泰顺电商孵化中心只有2226平方米。调研显示,小园区普遍缺乏配套服务机构。如永嘉泰利小微电商创业园建筑面积仅为7300平方米,为配套服务企业预留空间不足,仅有1家配套企业入驻。
(二)缺乏综合性优惠政策扶持
目前,温州市县政府对电商园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奖励方面,如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5]47)文件规定,电商园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基地(园区)的,分别一次性给予运营主体100、60和30万元的奖励。受调查电商园均表示,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较为单一,应考虑税收、租金补贴、人才引进、金融融资等方面的一篮子优惠政策,进行综合性扶持发展。
(三)缺乏电商园运营人才
调研园区表示,电商园属于综合型经济体,运营人才是关键要素。18家调查电商的投资建设方原先均没有运营管理电商园的相关经验,其投资者也主要来自制造业、贸易业等传统领域,基本没有从事电商平台、电商销售、物流企业等方面的运营经历。为此,不少投资方到杭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参观、学习,同时寻觅合适运营人才。如温州国智电商园参观学习了数十家电商园,开展了招才引智工作,但受到福利待遇、生活环境、人才机制等因素制约,未能引得合适人才加盟。
(四)电商园经营盈利欠佳
从盈利模式来看,租金、服务、投资是园区的三大收益来源。通常来讲,服务和投资收益占比高的园区发展相对成熟。调查显示,18家电商园中,2015年盈利的园区仅有4家,个别园区甚至表示开业数年未实现盈利,经营难以为继。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园区盈利基本依靠租金收支差,服务性收入几乎为零,个别园区即使开展股权投资对接、技术研发支撑等配套服务,但受到服务水平的限制,服务性收入仍微乎其微。二是前期建筑改建、设备购置等投入较大,拉高了经营成本,况且多数园区日常还有大笔租金支出。相对而言,无租金支出负担的园区,盈利状况较好,如温州华仪电商园。三是部分园区入园率较低,导致亏损。18家电商园的平均入园率72.3%,最低的仅为15.0%。
(五)园区配套服务建设有所欠缺
调查显示,有八成企业不满意园区配套服务建设。一是园区融资服务不强,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虽然各园区均设立了“种子基金”和融资平台,但是大多处于“有名无实”状态,企业未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缺乏集仓储、运输、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现有物流设施只能满足商品转动功能。三是园区缺乏大型电商平台入驻,电商平台与电商企业尤如超市与柜台之间的关系,引入电商平台是园区提高竞争力重要途径,而调查的18家电商园基本没有大型电商平台入驻。
四、与杭、金等城市比较,温州电商园建设水平不足
据省商务厅公告显示,全省共有162家电商园入选浙江省2015年度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其中杭州、宁波、金华分别为40、18、32家,温州为17家,虽然个数与宁波相当,但水平档次无法比肩。截止当前,商务部以电商园发展水平为衡量标准,开展了两轮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评选,浙江省共有7家入选,个数居全国第一,被杭州(3家)、宁波(2家)、金华(2家)三市包揽,温州无一入选。
从电商产业上看,杭州、金华先发优势明显。杭州市电商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早、发展最快,诞生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并依托阿里巴巴带来的磁吸效应,一举成为国内电商产业龙头,2008年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称号,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此称号的城市。金华市依托义乌全球小商品专业市场,以及发达的快速物流业所形成的发展优势,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2009年被授予“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称号,是继杭州、广州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从园区规模上看,温州电商园普遍偏小。目前,温州规模最大的电商园为交运国际淘宝城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而杭州东方电子商务园占地129.2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目前运营电子商务企业超过300家,从业人员达7000人;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规划总占地面积660亩,总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占地100亩,投资12.8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从配套服务上看,温州电商园配套服务功能较为简单,仍处网商集聚的发展初期,与国内先进园区差距主要体现在运营能力和特色服务水平上。杭州、金华等城市的先进电商园能提供人才培训、集中物流、文化创意、资本对接、软件开发、平台洽谈等优质服务,入驻电商企业能够享受到增值配套服务。
从传统专业市场“互联网+”看,温州年成交额十亿元以上的21家专业市场均未开展系统化的电商发展。而金华的专业市场“互联网+”探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它们通过自行开发网络电商平台的模式,树立了网络电商平台“义乌购”品牌,覆盖了全市专业市场及其经营户,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义乌购”承载着义乌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全面进军电商领域的重任,使得义乌专业市场发展继续领跑全国,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五、促进电商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有日常统计销售收入的电商园数据推算,2015年全市电商园电商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约为56.6亿元,仅占当年全市网络零售额比重为11.5%。今后园区化若能有效满足广大电商企业需求,电商园发展前景广阔。
(一)改普惠式电商企业租金补贴为分级享受
当前,温州对电商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租金补贴,一些园区外企业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没有领取相应租金补贴,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此,建议实施等级分类的补贴方式,实行省级、市级和普通电商园以及园外企业四级补贴标准,积极引导电商企业入驻各级电商园,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创办电商园,加快电商园的建设步伐。
(二)加强综合性扶持,促进电商园发展
一是对创建初期的电商园,限期内免征各项税费;二是提高创建奖励标准,以此鼓励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激励其对标先进积极创新,不断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三是对入园的配套服务企业,参照电商企业标准予以租金补贴,鼓励配套企业入园;四是对电商园引进的关键人才在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予以照顾和优惠;五是鼓励金融机构向园区设立的各类“投资基金”授信,提升园区“投资基金”运作能力,提高园区投融资服务能力;等等。
(三)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实现错位竞争发展
当前,全市共建有三十余家电商园,发展水平、空间布局、配套服务等方面基本相似,特点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加强新建园区的规划定位,重点是要防止重复投资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点,实现错位竞争与发展。可以结合创客经济发展,服务定位于大学生电商创业园;结合快递物流业,服务定位于电商物流园;结合农村淘宝,服务定位于农村电商园;结合外贸出口,服务定位于跨境电商园;等等。
(四)加强电商园的招商引资工作
温商在电商领域创业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国内知名电商唯品会就是由在外温商创办并取得巨大成功。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电商领域的招商引资,引导在外温商回乡创办电商园,要加强对电商平台企业的招商引资,利用电商平台的网络资源、运营经验、专业力量投资建设电商园,提升温州电商产业基础,使得更多的优秀电商企业脱颖而出。
(五)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电商事业
当前,拓展电商销售已成为制造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与大型企业高歌猛进般发展电商业务相比,广大中小企业因实力较弱,无法开展综合性运营,电商业务仍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因此,应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电商业务,成立独立的电商子公司,并进驻电商园集聚发展,此举一方面使中小企业得到专业的配套服务,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电商园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六)加快专业大市场向电商园转型升级
当前,21家年成交额十亿元以上专业市场尚未开展电商平台建设,但市场内有不少商户开设网店营销,商户们单打独斗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专业市场电商化运营势在必行,这方面可以学习借鉴义乌市的成功做法,集聚实力抱团发展电商平台,为实施电商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要加快专业市场改造提升,为电商化发展拓展空间,如部分亿元市场地处老城区,市场空间狭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可以通过新建、整合、搬迁、关停等途径,逐步引导主城区专业市场向城市外圈转移,推进专业市场集群建设,完善市场整体配套功能,如仓储、代理、物流、客服等各类配套设施,为电商化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来源:温州市委政研室 文/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 王建羽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