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皖政〔2018〕32号),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规范和指导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支撑制造强省建设为目标,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按照遵循发展规律、突出市场作用、安全开放发展、统筹谋划推进的原则,着力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促进行业应用,强化安全保障,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芜湖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覆盖全市、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其中,2018—2020年起步阶段,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1—2个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到203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实现国内领先。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体系。
1.全面推进城乡光纤网络向超高速、超大容量拓展升级,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根据国家部署,推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试商用和商用网络建设。鼓励电信企业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改造,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需求,不断提升网络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水平,提升网络配置的灵活性,推进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市信息办牵头,市经信委等配合)
2.推进企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更新老旧互联网通信设备,鼓励企业在新建厂区内使用高质量的互联网硬件,满足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基本条件。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通高速带宽专线服务,逐步实现智能设备、业务流程、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适应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建设,推进工业企业内网的IP(互联网协议)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推动新型智能网关应用,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部署。(市经信委牵头,市信息办等配合)
(二)打造广覆盖、多层次、强功能的网络平台体系。
3.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芜湖市“企业登云”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根据其信息化基础和个性化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企业登云”策略。支持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以我市奇瑞汽车、海螺集团、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为试点探索大中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开展协同创新、网络众包、创业孵化等,促进技术产品、组织管理和经营机制创新,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在3至5年内建设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大中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以奇瑞汽车、海螺集团、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中心,向全市推广建设经验。(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4.建设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我市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第三方公司为中小型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中小企业投入,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企业征信、检验检测、质量品牌等方面服务。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多层次公共平台。(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5.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重点骨干制造业企业的产业优势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以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开发促进高校相关学科水平的提高,以高校针对性开发满足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差异化需求。(市经信委牵头,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配合)
6.提升平台运营能力。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有效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软件资源、知识模型等制造资源。开展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应用创新,为用户提供设备健康维护、生产管理优化、协同设计制造、制造资源租用等各类应用服务。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资源出租、服务提供、产融合作等手段,不断拓展平台盈利空间,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营。政府部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监管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标准研制能力。(市经信委牵头,市科技局、市质监局等配合)
(三)构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应用体系。
7.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推进汽车、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领域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网络化协同制造试点,实现上下游制造企业的信息共享、实时交互,以及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与协同优化。对于传统制造业,鼓励企业实施从使用智能化设备到建设智能化车间最后到建成智能化工厂的三步走策略。支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大规模定制模式。(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等配合)
8.加快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部署应用,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通过向第三方公司购买成熟的工业互联网软硬件直接应用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可以减少企业资金投入,提高数字化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运营优化软件,实现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本。(市经信委牵头,市商务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9.提升软件服务与电子信息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基于我市软件开发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的现状,制定优惠政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软件服务企业。重点支持软件企业面向工业企业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和服务,以及设计标准、零部件库、设计案例等共性资源服务。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工业企业等积极转型,强化网络运营、标识解析、安全保障等工业互联网运营服务能力,开展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相关金融信息等创新型生产性服务。(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10.大力培育智能硬件产业。支持埃夫特机器人、圣美孚科技、长信科技等智能设备硬件生产企业发展,加大对屏幕、芯片、传感器等智能化设备关键元器件研发生产的投入,完善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供应能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智能硬件企业,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硬件保障。(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四)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11.强化安全技术支撑。支持我市工业企业与安徽国信智安信息科技等知名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司展开合作,充分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开发针对性强的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关键安全技术的突破。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态势感知、安全审计、数据安全、可信芯片等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基于数字证书等技术手段的网络信任机制,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市经信委牵头,市公安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12.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实施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三同步”制度,从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建设的源头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项目需求分析、立项审批、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贯彻执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保护措施,提高我市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对已建的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按照等级保护要求进行测评和整改;对在建或即将建设的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在规划、设计项目评审、验收阶段,即要求开展网络安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和整改,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被动、滞后的现状。(市公安局牵头,市信息办、市经信委等配合)
13.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管的管理模式,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推广使用防泄露、防窃取等数据保护技术。落实国家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促进工业互联网数据规范流动。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市经信委牵头,市公安局、市信息办等配合)
三、保障支撑
(一)建立相关推进机制。贯彻落实《安徽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细化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制度,制定工业互联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保护相关规则,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网络安全事件通报和应急处置等机制。各县、区(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开展试点与应用推广,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配合)
(二)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要留住本地高校培养的相关专业人才,也要走出去,以相关政策吸引国内重点高校专业人才,不断壮大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加大工业互联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依托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引进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经验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开辟急需紧缺人才评价“绿色通道”,大力培养工业互联网技能人才。(市人社局、市经信委按各自职责分别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配合)
(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举措,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运转高效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营造安心创业、愉快创业的市场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简化认证,减少收费。推动相关行业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充分对接,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部署与产品应用的外部环境。(市工商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质监局等配合)
(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出台针对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专项政策,统筹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1+5+6”政策体系等政策资金,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持,重点支持网络体系、平台体系、安全体系能力建设。探索采用首购、订购优惠等支持方式,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区)通过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或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支持本地工业互联网集聚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应用,对企业符合税法规定相应条件的,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等配合)
(五)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围绕我市工业互联网建设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持续扩大有效信贷投放,重点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扩大先进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拓宽工业互联网建设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先进制造业。(市金融办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人行芜湖中心支行、芜湖银监局等配合)(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