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B2B产品经理如何理解战略驱动型产品?
浅析:B2B产品经理如何理解战略驱动型产品?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9日 09:35:25

(网经社讯)互联网产品的更新迭代经历了三个阶段:技术驱动型产品、产品驱动型产品和运营驱动型产品。

互联网的三个发展阶段

自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开始,这个高新技术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了20多年,如果说前十年是中国互联网萌芽阶段,各种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都还没有发展成熟,那么后十年则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阶段对于互联网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网聊天、看新闻、发邮件,更多的是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方法、理念和工具对传统行业进行变革,打破瓶颈,向更高层面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产品更新迭代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技术驱动型产品、产品驱动型产品、运营驱动型产品。

1. 技术驱动型产品阶段

在早期互联网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谁掌握IT技能,谁就能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里站稳脚跟,最终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现在的那些互联网的巨头,都或多或少的是在那个年代开始接触互联网:网易的丁磊,最早靠着个人邮箱技术积累了一大批用户并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批财富;腾讯的马化腾最早也是一个BBS的站长;小米雷军最早在金山的时候也是靠着开发WPS项目完成原始的积累,那是技术驱动型产品的年代。

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讲究用户体验,不讲究商业价值,只要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就可以傲视群雄。

2. 产品驱动型产品阶段

后来,互联网慢慢普及,个人电脑进入普通家庭,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注重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操作够不够简单,功能够不够多,界面友不友好都是决定一个产品能否继续走下去的因素。特别是随着iphone发布,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移动互联网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寸土寸金的手机上想要占据更多的位置,引起用户更多的关注,只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观点已经慢慢站不住脚跟。这个时候的互联网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想要活下去,必须要懂得用户的心理,伴随着App Store创造一夜暴富的神话不断的出现,整个中国互联网到达了巅峰,涌现了一大批现象级的产品。

正是在这个时候,产品经理逐渐开始成为热门岗位,高薪、高回报、良好的就业环境、良好的成长路径使得这个岗位炙手可热。

用户体验、交互、ui也成为了产品经理们的口头禅,这是产品驱动型产品的时代。例如,微信的张小龙就是因为foxmail的用户体验做得

好而被马化腾赏识加入了腾讯,才有了后来的微信的诞生。

3. 运营驱动型产品阶段

但是,历史发展往往是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互联网产品发展到现在已经慢慢出现饱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做出了好的产品,没有运营,没有推广基本无人问津,这是运营驱动型产品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想要做好产品,再继续把用户体验挂在嘴边已经不能让人信服。如果只是想靠着做出APP放在应用市场等着用户自己进来,那无异于等死。

所以,在运营驱动型产品的时代,产品经理需要更进一步的转换自己的思维,让运营说话,让市场说话。

什么是战略驱动型产品?

1. 战略的定义

在了解战略驱动型产品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什么是战略,引用百度百科对于战略的定义是:战略(strategy)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

在西方,strategy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

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施诈”。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

可见,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通俗地理解: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而战术:正确地做事)。简单点来说,战略就是方向,战略就是目标,是指引整个公司、团队、项目整体发展的方向。

2. 战略的六大特征

战略具备六大特征,具体如下:

  • 全局性:必须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出发,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目标和行动纲领;

  • 长远性:战略的着眼点是组织的未来,是为了谋求组织的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

  • 纲领性:战略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组织行动的纲领;

  • 客观性:战略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对内外环境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 竞争性: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竞争中战胜对手,赢得市场和顾客;

  • 风险性:战略着眼于未来,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必然导致战略方案带有一定的风险。

3. 战略、战术与战略驱动型产品

那么,在了解了什么是战略以后,对于战略驱动型产品就可以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战略和战术通常是伴随着一起出现的。

战略是方向,战术是方法,而战略驱动型产品就是手段,当公司的战略制定清楚以后,战术就是对战略的解读,并制定对应的方法,最终落地到产品上。

战略驱动型产品通常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这种产品的定位比较模糊,或者说分类比较模糊。比如,微信的分类属于社交型的产品,但是事实上从产品结构和功能设置上来看,社交只是起到流量聚集的作用,而包括公众号、小程序、本地服务在内的一系列的功能,似乎和社交并不属于强相关。可见,微信属于典型的战略驱动型产品,它在腾讯的战略布局中扮演的是一个防御型产品的角色。

4. 以微信为例,浅谈战略布局

战略通常有战略布局和防御战略两种。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于市场的洞察、行业的理解、未来的规划并结合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战略布局,而后者是对于市场的被动反应并进行防御性战略布局。无论是哪一种战略,最终一定是落地到产品本身,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本质所在。

之于微信而言,它是腾讯整个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无论是最近与头条系的抗争,还是早期对抗阿里系,都彰显出了微信战略布局的这一特性,以至于现如今的微信已经不再纯粹只是一个社交软件。如果腾讯战略布局需要的话,它甚至可以变成电商产品。

但是,从战略布局的角度上来讲,腾讯系的产品与阿里系的产品最大的一点区别在于腾讯系的产品大部分之间是互相没有多少业务关联,彼此割裂严重,不像阿里系的产品,在厂商、供应商、用户这三者之间形成一条很强的利益链,并推出各种产品去服务于这条利益链上的角色。所以,这也是战略布局和防御战略两者之间典型性的表现。

微信7.0版本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两个更新。

第一个更新,把点赞改成了“看一看”,后来又改成了“在看”;第二个更新,就是即刻视频。

毫无疑问,这两个更新是微信对外在释放的一个信号,头条系的产品已经威胁到了腾讯的地位,他需要作出反击,但是他发现自家的产品中,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以,腾讯不得不寄希望于微信这张王牌,来给头条系一个下马威,更何况头条的背后还是腾讯的死对头阿里。但是这样的防御性措施具体效果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我现在有一点理解为什么张小龙会想要让用户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微信上,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傲娇,而是作为一个纯粹的产品经理,不想屈于战略驱动而做出的一点抗争。

战略驱动型产品与产品经理

当互联网格局已经形成,不太容易出现隔三差五进行行业洗牌的时候,对于产品经理其实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候入行做产品经理其实是最简单的,因为各种类型的产品,功能逻辑都已经定型,不需要进行大的改革,就能做出好的产品让用户接受。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产品经理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入门容易,代表着被淘汰的几率会更高。因为,时代永远在变,而不变的永远都是优胜劣汰。

对于大部分的产品经理而言,战略其实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日常工作中用不到,也不会有相关的课程去学习战略。这就意味着产品经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去了解公司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而去推导出公司的战略规划。

在做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应该去思考这样的产品发展是否与公司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去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产品本身会造成什么样的改变。

结尾

战略虽然是一个很遥远的词,但是不代表它是非常深奥的,任何一件事情只要能花费足够的时间去钻研,去思考,都一定会有收获。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放下以往任何产品经理主导一切的想法,才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来源:PM咖 文/大V姐姐 编选:网经社)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B2B产品经理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