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5月10日,从找钢网获悉,公司已决定中止赴港上市计划。找钢网方面表示,公司综合考量中外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战略等因素,经研究决定,主动中止港股上市工作。
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资产运营让找钢网这类平台面临较大的业绩幅度波动大、毛利空间遭压缩、资金链承压等风险,也与存在多年的贸易商并没有本质区别,资本市场对这类重资产的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估值并不高,与其流血上市,不如苦练内功,做好精细化运营, 谋求盈利或模式迭代升级后再考虑上市。
自2015年,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发展迅猛,成为各路资本热捧的“新宠”。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发现传统交易习惯难以改变、无法真正解决行业的痛点、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在短暂的春天后很快便步入寒冬。
大宗电商平台为何举步维艰
轻模式无前景,重模式估值低。目前大宗电商主要有撮合模式(主要靠收取佣金)和自营模式(主要靠赚取差价)。撮合模式较轻,但用户粘性不强,盈利能力较差,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大宗商品进卖方市场,话语权向厂商倾向,撮合模式注定很难有大的作为;自营模式较重,可以很好地掌控供应链,提客户体验,往往需要自建物流仓储、ERP系统等,但是投入周期长,扩张速度较慢。重资产运营让找钢网这类平台面临较大的业绩幅度波动大、毛利空间遭压缩、资金链承压等风险,也与存在多年的贸易商并没有本质区别,资本市场对这类重资产的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估值并不高。现在大宗电子商务领域已经进入残酷的洗牌期,资本的寒冷也来了,资本对大宗电商热度迅速降温,平台更难获得较高的估值。与其流血上市,不如苦练内功,做好精细化运营, 谋求盈利或模式迭代升级后再考虑上市。
传统交易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大宗商品作为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其购销环节的磨合伴随着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产业供应链上的每家企业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模式,对口企业、合同条款、利益分配、支付方式、物流选择、品质保障各环节都有固定的合作方和利益共享机制,要打破传统格局,改变消费理念,需要外部大环境的变迁。另外,目前大宗商品主要通过大宗期货、现货交易平台和直销(长期订单)的方式进行交易,通过第三方大宗电商平台交易的主要是中小零订单,生产企业对平台依赖程度不高。传统大宗商品采购环节的灰色地带比较多,涉及众多利益问题,需要法制环境的成熟,将需要漫长的过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行业洗牌。钢铁、煤炭等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主战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淘汰过剩产能,进一步提升了龙头企业话语权,削弱了第三方大宗平台的作用,加速大宗电商平台整合洗牌,大宗商品逐步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目前,以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背景打造的大宗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在迅速提高,如欧冶钢铁(原宝钢旗下的电商直营平台,现在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本钢集团、首钢基金、普洛斯、建信信托、沙钢和三井物产等战略投资者)、五阿哥(中国五矿和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钢铁服务专业平台)、西煤网、国电煤炭交易平台等,而既不具备上游资源优势,又没有政府背书的电商平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很难与之抗衡。
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前几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概念在市场发酵,众多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的生产厂商、贸易商和第三方电商加入到大宗电商的行列中,如钢铁电商平台的数量曾一度井喷至上千家,疯狂拷贝“找X网”模式,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电商企业为了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需要不断的进行融资和烧钱,亏损严重,盈利遥遥无期。在盈利模式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加大重复性建设,不但浪费行业资本,更增加了电商平台的盈利难度。
大宗电商平台的未来在哪里?
近几年,供应链金融非常热,几乎每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布局供应链金融,企业家期望用供应链金融作为企业未来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在绝大不可能成为一个重要收入来源,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这时候,企业需要重新去思考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重新打造自己的盈利模式。
目前,大宗商品的电商平台发展相对缓慢,除了行业进入卖方市场、法律环境不健全、传统交易习惯难撼动等外,普遍面临着缺乏新模式带动等困扰。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来构建差异化的商业模式,规划建设特色的产品体系,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提供如智慧决策、全过程协同管理等创新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将是大宗电商平台的未来。模式的创新,法律环境成熟,交易习惯等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宗电商下一轮发展的春天恐怕要等五年以上。(文/互联网专家和天使投资人郭涛 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