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3年,政府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对消费品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管理。同时,电商平台也采取了新的措施,如建立全链路的数字化商品质量管理机制等,加强了对高风险商品的监管。然而,从公益组织的观察来看,仍有电商平台售卖违禁商品,需进一步优化搜索引擎,调整禁限搜索清单。2023年,在政府、电商平台和民间公益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去毒”进展如何?
1、电商“去毒”为何关键?
从2023年调研数据来看,电商平台在售的、不符合国家及其他相关标准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重金属(如砷、铅、镉、汞、六价铬、镍)、多种新污染物(如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及类二噁英多氯联苯、苯并[a]芘、兽用抗菌药氟苯尼考及甲硝唑等)以及其他类化合物(如三聚氰胺),集中出现在儿童用品、玩具、学生用品、饰品、日用品、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中。
这些化学品会对人体的免疫、呼吸、内分泌、生殖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重者致癌甚至致死。柳叶刀污染和健康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死于有毒化学品污染的人数超过180万,该数字相较2000年增长了66%,有毒化学品污染造成的死亡正在急剧增加。
2、政府如何督促电商“去毒”?
当前,政府出台了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对消费品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从法律层面,加强对消费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消费品的质量水平,明确消费品的质量责任。《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为包括化学品在内的新污染物治理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加强消费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控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玩具安全》《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各种国家标准对不同的消费品又进行了更详细、更具针对性的规定。
3、电商平台的“去毒”进展
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平台生态是各个平台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2023年各个主要电商平台都在质量安全问题上采取了新的措施。
根据《2023阿里巴巴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在2023年建立完善了全链路的数字化商品质量管理机制,从预防、识别与处置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商品准入制度,并对高风险的商品进行买样抽检,抽检不合格产品最终会与商家评价挂钩。对识别出的有害违规商品采取惩罚措施,并协助厂商召回缺陷商品。2023年,阿里巴巴在抽检上投入了上亿元。这与2022年相比,2022年强调商品的真假溯源,2023年更关注高风险商品。
4、公益组织的电商“去毒”观察
这一年,部分电商平台优化了搜索引擎,调整禁限搜索清单,从消费者端防止其接触到违规商品。环保团队无毒先锋发现电商平台仍在售卖“新限塑令”中禁售的一次性塑料棉签并和电商平台进行沟通后,淘宝不仅下架了违禁产品,更是在禁限搜索词清单新增“塑料棒棉签”,消费者搜索该关键词时无法获得对应产品。与此同时,淘宝还将一次性塑料棉签列入了“绿网计划”,消费者搜索“一次性塑料棉签”、“塑料棉签”、“塑料棒棉签”等相关禁限词条时,网页会进入到“绿网计划”宣导页面,向消费者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信息。
5、电商“去毒”的舆论场
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在《中国零售电商平台气候行动与环境表现(2023)》报告中指出,电子零售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产生了气候变化与环境方面的负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四个关键的环境议题——气候变化、有毒有害物质防治、包装废弃物管理和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
6、电商“去毒”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电商平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超标商品管理为何道阻且艰?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教授郭毅认为,部分电商平台履责意识的缺失或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