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月24日消息,近日,海南大学信息化服务中心联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经过半年的谋划、系统开发和数据训练,成功上线了基于大模型的校园智能体——“小海”(众测版)。该智能体本地化部署了满血版DeepSeek-R1:671B大模型,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稳定的本地化AI服务,助力AI助学、AI助管、AI助研,开启了AI+教育的新篇章。
网经社教育台(EDU.100EC.CN)了解到,“小海”智能体是海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基于大模型的校园智能助手,旨在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该项目于2024年10月启动内部测试,初期面向部分师生开放使用。截至2025年1月10日,共收集到823份反馈报告,平均得分达到8.27分(满分10分),显示出师生对“小海”的高度认可。
“小海”之名寓意深刻:“海”既是“HAI”的音译,也是“H + AI”的组合。其中,“H”代表海南大学,“AI”代表人工智能,象征着海南大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命名寓意“小海”将依托海南大学的学术资源与科研力量,在人工智能领域绽放光芒。
“小海”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融汇了近10万条校内外数据,并集成了学校的专属本地知识库。通过对教务、学工、团委、科研、信息化和采招等业务部门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等数据的初步训练,“小海”能够为师生提供精准的服务支持。未来,“小海”还将逐步覆盖学校各相关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服务水平。
凭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小海”能够为学生提供24小时的个性化学习生活支持,辅助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习灵感,成为学生的“学习搭子”和“生活助手”。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校园生活、学习辅助、科研资源获取等多个领域。无论是解答学生的日常问题,还是为教师提供科研支持,“小海”都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成为师生学习科研的得力帮手和贴心管家。
“小海”智能体的上线,标志着海南大学在AI+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校园服务深度融合,“小海”不仅提升了校园管理的效率,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小海”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助力海南大学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海南大学推出的校园智能体“小海”,通过本地化部署先进的大模型技术,为全校师生提供了高效、稳定的AI服务。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不仅提升了校园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也为AI+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随着“小海”的不断优化和推广,海南大学将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继续引领创新,为师生创造更加便捷、智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