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播乐传曲(网名:曲曲大女人)偷逃税款案件。
根据官方报道称:1。该主播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销售收入;2.将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3.其他手段偷逃税款。
最终处理结果是:上海税务稽查部门对其违法行为,依法做出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58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根据官方报道此次查处乐传曲的案件细节包括:
(一)平台引流私域收费风险
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乐传曲虽在公众网络平台上受到全网抵制,但凭借其已笼络的一批粉丝,从事的私域咨询业务,热度和售价居高不下。笔者最近也接触到一些所谓私域流量的问题,通俗讲就是线上获客做入口,然后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将目标客户转入线下签单或者就在群里签单或者开课、开售的方式。这类行为更为隐蔽,税务机关无法通过平台的数据获得交易流水等数据,这样也是很多直播的主播在适用的模式,即线上只立人设,不谈销售,经营活动都转到微信群或者直接线下。
法律风险分析: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三年追征规定期限的限制。
通过所谓税收筹划,利用平台引流进入私域再销售的行为是典型的隐匿收入行为,不受税收征管期限的限制,很多主播通过平台获客+线下变现的模式是典型的隐匿收入的行为,未来被稽查后,补交税款+罚款+滞纳金的成本会非常高。
(二)多个主体税局全掌握
案件通报中讲到检查人员通过个税申报数据发现,乐传曲自行申报税额很少,除直播平台外还存在两家在沪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且发现乐传曲分别为上述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经对账排摸发现,公司主要收入构成分为网上授课收入、连麦直播收入、“闺蜜圈”一对一服务收入、线下活动门票收入等,上述业务均通过某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与收款。但是,乐传曲在平台上开设的名为“曲曲大女人”的店铺,所绑定的收款账户为乐传曲的个人银行卡账户,该店铺取得的订单收入,在扣除平台手续费后提现至其个人银行卡,而上述收入均未申报纳税。
法律风险分析:
近些年,随着国家数据管理的深化,税务机关与工商、环保、质检等多个部门的信息可以互通,因此,通过多主体分散收费的筹划模式已经风险重重,4月1号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五个典型案例中,就有将收入拆分至不同主体的方式,最终被税务机关合并纳税的情形。因此,拆分收入的方式筹划存在巨大的风险。
(三)关联公司抵进项
检查人员对成本核查过程中核对乐现银行流水明细和对应网络平台的交易流水情况,查实乐传曲通过亲属设立的公司为其走成本,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是为降低其税负所实施的筹划,以及通过虚构业务套取资金并回流的真相。
法律风险分析:
市场上长期存在利用非直系亲属设立企业的方式,协助当事人或当事人的企业虚列成本的所谓筹划策略。但是随着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深入,个人亲属关系信息逐步被税务机关掌握,加上银行流水的异常波动,将增加当事人或企业的税收风险。同时,因为利用其他关系人向企业开票做成本的行为亦可能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刑事责任。
(四)盲信筹划风险大
根据上海税务机关披露的信息,乐传曲将其取得的个人劳务所得转换为核定征收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并直接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应税收入。
法律风险分析:
2021年薇娅案件发生后,国家税务总局又出文《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1号对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一律查账征收;其后很多地区对从事平台活动的主体也要求建账。因此最大的税收筹划工具“核定”征收的套路很难再使用。同样作为主播网红的乐传曲却未能在薇娅的案件中汲取教训,最终支付了高昂的学费。
通过乐传曲的案例可以看到,在大数据的面前,任何小动作都可能被发现;在平台上出名的网红们的纳税意识非常淡薄,在面对检查时不能调整心态只能徒增罚款力度。网红人群对所谓的纳税筹划深信不疑,在私域里忽悠别人销售的同时也被别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