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去年以来,国家持续加码“反内卷”,但平台经济目前仍深陷“低价竞争”、“补贴大战”泥潭亟待破解。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发起——“破‘卷’立新 重塑生态” 平台经济“反内卷”调查行动(详见:https://www.100ec.cn/zt/dfnjdc/ )。这也是我们继去年“仅退款”调查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后,发起更为全面、深度的调查行动,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组织了高校教授、协会、智库专家、投资人、律师、分析师等,对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度解读。以下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接受 #网经社 独家专访。
近年来,平台经济的“内卷式”竞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电商直播的“全网最低价”到外卖平台的“百亿补贴”,非理性竞争的阴影正蔓延至多个领域。这种以价格压榨、资源透支为核心的模式,表面上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实则暗藏系统性风险,亟需多方协同治理。
“内卷”的根源:市场失衡与资本异化
平台经济的“内卷”本质是市场结构失衡与资本逐利的叠加。头部平台凭借“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通过算法共谋、动态定价等手段挤压中小商家利润空间,甚至将成本转嫁给劳动者。资本驱动下,平台为追逐GMV增速,不惜牺牲长期价值,陷入“烧钱换市场”的恶性循环。例如,抖音电商曾将价格力设为最高优先级,导致GMV增速骤降,暴露出短期逐利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冲突。
多维冲击:从企业到社会的连锁反应
“内卷式”竞争的负面影响已渗透至经济、社会与国家层面。对企业而言,创新动力被价格战吞噬,技术投入占比持续走低;对消费者,低价背后是商品质量的缩水与服务体验的恶化;对社会,则加剧了就业质量下降与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这种低效竞争削弱了中国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溢价能力,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破局路径:制度创新与价值重构
治理“内卷”需平衡市场活力与监管力度。一方面,完善《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严查算法歧视、强制“二选一”等垄断行为;另一方面,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如鼓励技术创新、服务升级与差异化赛道开拓。地方政府也需摒弃“税收优惠比拼”的招商逻辑,转向产业生态培育。
专家介绍:陈礼腾,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关注数字生活服务、在线旅游、移动出行、在线教育、数字健康等赛道。
【小贴士】
本次调查行动重点关注:1)零售电商平台:包括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小红书等;2)本地生活(即时零售)平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抖音本地生活等;3)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速卖通、Temu、SHEIN、TikTok Shop、Lazada、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4)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哈啰出行、高德、百度地图等;5)在线酒旅平台:飞猪、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艺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