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9月12日,为促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客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给社会公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提供参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等要求,广州市发布2025年7月份网约车市场运行管理监测信息。
市场规模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了解,截至2025年7月31日,在穗开展经营服务网约车平台公司67家;注册报备网约车约20.6万辆,日均活跃网约车约9.06万辆;注册网约车驾驶员约15.74万人,日均活跃网约车驾驶员约9.14万人。
市场运营
2025年7月,全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3.21单,单车日均载客里程约128.65公里,单车日均营收约343.98元。
数据库接入
2025年7月,成都连点科技有限公司(连点约车)无数据上传。
合规情况
本月“双证”(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合规率低于95%的平台公司有:广州纷享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纷享出行)、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万顺叫车)、杭州邮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雷利出行)。
执法监管
2025年7月,广州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网约车相关违章178宗,其中涉及网约车平台的违章139宗(包括网约车平台违章107宗,网约车驾驶员违章26宗,无证网约车违章6宗),线下揽客39宗。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滴滴出行、花小猪打车)、湖南喜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喜行约车)、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曹操出行)和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如祺出行)等4家平台公司涉及违章案件数量排名居全市前三位。
无证车辆从事营运违章有6宗,占网约车相关违章总数的3.37%,在该类网约车违章涉及平台中,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滴滴出行)涉及6宗。
服务投诉
2025年7月,广州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共办结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的网约车乘客有效投诉639宗,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如祺出行)、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3出行)的乘客有效投诉数量在全市网约车平台中排名前三位。其中“服务态度差”类投诉为279宗,占有效投诉总数的43.66%,“服务态度差”类投诉中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比例最高,为145宗,占该类投诉总数的51.97%。
广州市网约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通过加强数据监测、合规管理和执法监督,推动市场走向规范化和透明化。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评价:
市场运行总体稳定 但供需矛盾显现
截至2025年7月,广州市网约车平台数量(67家)和车辆规模(约20.6万辆)较大,但日均活跃车辆和驾驶员均不足总数的一半(约9万辆左右),表明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单车日均订单量(13.21单)和营收(约344元)偏低,反映出市场供给过剩、竞争激烈,驾驶员营收压力可能较大。
合规管理持续强化 部分平台仍存短板
广州市通过公开“双证合规率”等信息,倒逼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目前多数平台合规率超过95%,但仍有纷享出行、万顺叫车、雷利出行等平台低于标准,需加快整改。此外,成都连点科技(连点约车)无数据上传,暴露出部分企业在数据对接与监管配合上存在不足。
执法监管力度加大 平台违规问题突出
7月查处网约车相关违章178宗,其中平台违规案件占比高(139宗),滴滴出行、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等头部平台违规数量居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无证车辆营运违章全部涉及滴滴出行,说明大型平台在车辆和驾驶员准入管理上仍需加强。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投诉集中反映态度问题
当月有效投诉639宗中,“服务态度差”占比近44%,其中滴滴出行投诉量最高(145宗),凸显出部分平台在驾驶员培训和服务监督环节存在疏漏。乘客体验直接影响行业形象,平台需优化投诉响应机制和服务标准。
信息发布机制成熟 助力市场理性发展
广州市定期公开市场运行监测信息,涵盖规模、运营、合规、投诉等多维度数据,为公众、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这种透明化做法有助于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盲目进入市场,促进长期健康有序发展。
总体而言,广州市网约车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但需进一步平衡供需关系、压实平台责任、改善服务水平,并通过技术手段(如数据接入)和执法创新巩固监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