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去年的3·15晚会曾经曝光部分国内互联网广告营销公司,通过在其他网站加代码的方式套取用户Cookie信息的案件,今年央视3·15晚会又曝光了手机预装软件暗藏恶意软件,可能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等风险的新闻,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互联网时代移动端个人隐私保护的关注。
南京网友朱女士经常会利用IE浏览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询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她发现她使用“减肥”“丰胸”“人工流产”等关键词搜索并浏览了相关内容后,在她后续登录的一些网站上就会相应地出现减肥、丰胸、人工流产之类的广告。这让朱女士感到恐惧,认为个人隐私受到了侵犯,遂将百度告上了法庭,要求百度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该案不久前在南京鼓楼区法院开庭审理。
据分析,这是百度公司利用网络技术,通过Cookie信息,记录和跟踪了朱女士所搜索的关键词,将她的兴趣爱好、生活学习工作特点等个人隐私信息显露在相关网站上,并利用记录的关键词对她在浏览网页时进行特定的广告投放。而Cookies是一种文本文件,里面存储着用户浏览过的网页、停留的时间等信息。
事实上,精准营销是近两年火热的网络广告概念,指网络媒体或广告公司通过获知用户喜好而进行一对一的广告投放,而获取用户喜好的方法主要包括跟踪用户IP、用户登录何种网页、用户搜索何种内容等方式,这需要大流量网站的支持。因此,精准营销是网络广告行业的重大技术和商业模式进步,但也因涉及用户隐私引发争议。谷歌就曾经因追踪用户被判罚2250万美元,而W3C的该草案也遭到美国广告界一致反对。
目前国内对网络隐私保护,特别是Cookies文件的滥用暂时还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而一些互联网企业在窃取用户Cookies隐私信息并没有征得用户的同意。
有专家表示,网民目前可以通过使用含有“禁止跟踪”功能的浏览器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方法。(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