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8月19日,农业B2B数字农业服务企业一亩田挂牌上市,成为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详见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ncpby/)。对此,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投资人、分析师予以解读。
【观点一:行业示范与战略价值:政策共振下的农业数字化标杆】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从市场意义来看,一亩田成为纳斯达克首家中国农业互联网企业,打破农业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长期缺席,具有行业示范效应。从战略价值看,一亩田上市的战略价值体现在数据资产积累和全球化潜力:14年深耕产业一线,积累了全国采购商资源、主产区行情数据库及品类标准体系,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桥梁,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技术输出中具备优势。从政策层面看,政府推动农业集约化、智能化的政策(如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乡村振兴)与一亩田的“科技赋能农业”战略高度契合。上市后,其资本运作能力将增强,可能吸引更多资本关注农业科技领域,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裴长睿曾表示,一亩田能够顺利上市,有多种原因:
首先是市场机会,从数据看,农产品贸易销售渠道仍然以线下渠道为主,但是线下的渗透率在持续增长,这给了平台电商企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农产品产业痛点明确,面临流通效率低,信息不对称、非标化严重等问题,线上流通平台能能够提高农产品产业链运行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服务能力,提供价格预测、供需匹配等服务,提升了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匹配供需关系,抓住宝贵的市场机会实现产业和平台同步发展。
其次是平台定位,一亩田定位是专业的农产品批发采购平台,提供农产品整车批发、市场代卖、价格行情预测、一件代发、食材中药材采购、物流叫车等农业服务。做的是难而正确的事情,面对地域性强、分散性强、高度非标、渠道混乱的农业市场,通过清晰的服务定位和专业化的服务,目前覆盖2000多个县市,4000多产品品种,一亩田通过平台定位为农业产业链创造价值,经过多年运营,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成为农产品B2B领域的标杆。
最后是资本助力,一亩田在上市前获得了多轮融资,资本的支持帮助其快速扩展业务和技术研发,实现其平台战略的高质量发展。
【观点二:盈利压力与市场挑战:非标难题与巨头挤压下的困境】
曹磊认为,一亩田的商业模式面临潜在风险:2024年营收1.61亿元、净亏损3494万元,收入来源仍以广告和会员服务为主,交易佣金占比仅2.7%,盈利压力显著;农产品非标品属性、高损耗率及传统交易习惯等固有难题尚未被彻底解决;尽管一亩田在数据积累和经纪人网络上有先发优势,但目前农村电商市场存在的玩家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叮咚买菜、本来生活、盒马、美团优选、谊品生鲜、多点Dmall等生鲜电商,百诚源、惠农网、来三斤等农产品电商,还有村村乐等信息服务类平台,可能对其形成挤压。
裴长睿表示,一亩田赴美上市后,市场规模持续拓展,面临区域渗透难度高,产业链关键角色教育成本高,竞争加剧等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平台发展的复利效应非常有挑战。
裴长睿解释到,在目前复杂内卷的供需市场关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分散的情况下,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在源头实现高供给,作为平台和技术服务公司是一个很大挑战,是投资建设产地供应链还是自建细分品类品牌,需要持续投资。而且农产品产业利润空间有限,平台如何实现长期利润保障,农产品批量流通市场,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敏感度不高但是价格敏感度较高,流通成本管理成本高,仅基于交易服务的佣金很难保障长效利润,需要建立多触点服务增加平台营收和利润点。
【观点三:未来路径:技术赋能与全球化布局】
对于一亩田未来发展,曹磊认为,从短期看,纳斯达克资本将加速其线下扩张和技术投入;长期看,能否通过技术赋能重构农业产业链、在全球化和产业链整合中建立护城河,将是其能否成为农业科技标杆的关键。其发展既面临传统农业痛点突破的挑战,也拥有政策红利和数字技术的双重机遇,未来表现需持续观察其在规模化、盈利性及抗风险能力上的实际落地效果。
裴长睿认为,一亩田拥有良好的产业服务基础规模,多元化服务能力,先进的技术和数据优势。但与此同时,更多是面向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流通环节,平台服务型供应链的局限性较强,源头赋能不足:在源头企业的品牌培育、质量提升、标准化上更多是辅助和支持,不足在于很难直接改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品牌化与溢价能力有限,当前平台上的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品牌化和高附加值产品,仍然是在吃信息不对称的红利,如何创造新质生产力真正创造农产品的品牌、供应链高溢价服务还有很多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