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微信广告隐患在于严重破坏微信社交生态
曹磊:微信广告隐患在于严重破坏微信社交生态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8日 09:30:04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1月26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微信广告不仅仅是微信团队食言大众那么简单,更大的隐患在于严重破坏微信社交生态。实际上在宝马广告出现后,就有用户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换成了宝马,迷惑性很强。同样的道理,企业也可以花几十万买一大批用户的头像,形成规模效应,进而达到宣传效果。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透支”朋友圈,更加拉低用户体验。微信需要思考该如何防范这种现象。

    同时,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信,最纠结的就是两个字:隐私。像美国的用户比中国的用户更加在意隐私,动不动就会把你告上法庭,弄不好就是上亿的赔偿。当时Facebook比腾讯过分多了,随时会根据用户提到的信息发广告,比如用户看过的美剧里的服装和要去的旅游地,精准得让用户恐怖,感觉没有任何隐私和安全感,自己在这些社交平台面前就是“透明人”。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你在朋友圈看宝马广告商在微信上看你》

  “我明明只喝加多宝,为什么推给我可口可乐。”经过了1月21日的预热之后,1月25日晚8点45分左右,微信团队向微信朋友圈同时推送宝马、vivo、可口可乐三条广告。引发了微信朋友圈各种热议讨论,并迅速成为热点话题。那么,你的微信朋友圈是怎么刷出宝马广告的呢?

  背景“一瓶可乐都不给我!”

  “一瓶可乐都不给我!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昨日,朋友圈里讨论最热烈的并非广告内容和产品本身,而是在炫耀自己收到了什么样的广告。

  对于微信广告的投放标准也出现了数种猜测,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传闻称,微信朋友圈广告推送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后进行的精准营销,根据对用户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分析来决定投放何种广告。比如年收入100万以上,消费能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 6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的广告;连小米,甚至红米都买不起的,收到的便是可口可乐的广告。换言之,微信是将用户分为“三六九等”,然后分别推送不同的广告。

  另外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是,“看到宝马的是土豪,看到Vivo的是穷人,看到可口可乐的是学生,啥都没看到的,很抱歉,你已被抛弃了。”

  类型分析大部分明星都收到了“宝马”

  本报长沙讯 微信“分类”推送广告闹得沸沸扬扬之后,记者也调查了马睿、杜涛、颖儿、汪小敏等十多位艺人,发现他们均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宝马的广告,但是基本上都没收到vivo手机、可口可乐的广告。部分明星觉得挺有趣,还点赞表示支持。

  主持人、明星相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确实属于高收入人群,是不是就印证了“宝马广告只针对高收入人群推送”的传闻呢?不过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想必收入不菲,他就自曝没有收到,“朋友们微信朋友圈都收到了宝马的广告,就我没有,可见我有多么屌丝!”

  邓男子是湖南文艺界里“高大上”的代名词,他既是湖南卫视、国际频道的双语主持人,还有自己独创的魔术脱口秀《男子曰》,有可能登上央视羊年春晚的舞台。他会看到哪些微信广告?邓男子向记者直言,他的确收到了“宝马”。但他同时表示:“我收到这个汽车广告后,马上就点了不感兴趣。虽然媒体做广告是无法避免的,但微博上广告已经那么多了,不想微信朋友圈这个相对私密的地方也变成这样。”

  能收到“宝马”的微信平时是怎么玩的?邓男子和记者分享了自己微信的组成,“微信加的主要就是家人、好友、工作伙伴。公共账号我关注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舞美、灯光、剧场等技术方面的账号,另外还喜欢关注一些文艺的账号,比如校友圈、演出信息等。”至于朋友圈,邓男子透露自己一般都是原创,“我很少转发,一般都是记录自己的生活。”

  腾讯回应外界说法不实,朋友圈广告即将上线

  谁收到宝马、谁收到可口可乐,微信是按照什么规则来分类推送广告?对此,腾讯公关部荆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朋友圈广告采用了“更加智能”的技术,所以不是所有好友都会看到同样的广告。目前来讲用户在48小时内只会看到一个广告,如果用户不想看该条广告,只要点选朋友圈推广信息上的“不感兴趣”按钮,该条广告便会消失。如果用户不点赞不评论,广告会在6小时内自动消失。

  据腾讯旗下的研究机构企鹅智酷表示,微信朋友圈广告即信息流(Feeds)广告,这种形式的广告与社交平台上好友发布的信息形式类似,融合在信息流中,以期降低对用户的骚扰度。

  对于外部流传的投放规则、标准等说法,腾讯公关部在发给记者采访的官方回复中表示均属外界猜测和误导,他们同时表示,微信朋友圈广告的项目“会很快正式上线”。腾讯方面还宣称,广告不会造成用户体验的骚扰,因为这会是首款由用户来决定是否存在的广告,是全新的社交互动广告模式。

  算账点一次广告,微信进账5毛?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的定价是以何种标准来制定的,广告效果如何来进行评估?对此,微信方面表示,朋友圈的定价标准参考同类型广告报价并结合朋友圈的社交传播效果来制定。广告投放结束后,系统将基于效果评估体系,向广告主提供品牌广告效果分析报告。让广告主通过对广告投放执行的总结,真切体验到社交广告投放带来的品牌曝光与提升效果。

  此前,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收费方式也已经曝光:微信CPC(按点击付费)广告底价为0.5元/一次点击,自由竞价,曝光免费;CPM(按展示付费)广告底价为15元/千次曝光,自由竞价,每千次可视曝光按出价扣费一次,优先展示出价高的广告。

  具体曝光策略为,有4条以上新Feeds时请求拉取广告(内测期间可能调整);不少于4条新Feeds时广告放在第5条;曝光无互动,6小时后,广告消失,曝光有互动,广告不消失;一个广告持续7天有效,对单个用户每48小时内只推送一个广告。

  对于腾讯来说,微信朋友圈广告将带来多大的收入?最早在2014年三季度,腾讯就对朋友圈广告收入进行过评估,评估结果是年收入为100亿人民币左右。由于腾讯2014年的财报还没出来,腾讯2014年前三季度的广告收入之和是56.81亿元,全年肯定超不过100亿元了。就是说,朋友圈广告一出马,就比腾讯全年所有业务的广告收入还要多。

  专家说法“最纠结的就是两个字:隐私”

  微信朋友圈的第一轮广告华丽登场,不是抱怨,不是指责,而是朋友圈的各种跟帖,各种炫耀,各种广告跟随开始在朋友圈玩得不亦乐乎。微信决定上线朋友圈广告,丰厚的广告费或是做出这个决定的因素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最早在2014年三季度,腾讯就对朋友圈广告收入进行过评估,评估结果是年收入为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不过IT观察家刀马表示,这次所谓的大数据、精准投放,并不是很成功。对于广告投放的业主来说,能带来多少回馈?因为微信也加了一个不感兴趣的选项,这样会让用户放弃这则广告,如果用户选择了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屏蔽掉这则广告内容。艾瑞咨询集团分析师陆静雨也表示,微信朋友圈广告对于广告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广告本身的精准度、创意水平不足的话会遭吐槽,对品牌不利;无互动的话广告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网经社主任曹磊则指出,微信广告不仅仅是微信团队食言大众那么简单,更大的隐患在于严重破坏微信社交生态。实际上在宝马广告出现后,就有用户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换成了宝马,迷惑性很强。同样的道理,企业也可以花几十万买一大批用户的头像,形成规模效应,进而达到宣传效果。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透支”朋友圈,更加拉低用户体验。微信需要思考该如何防范这种现象。

  同时,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信,最纠结的就是两个字:隐私。像美国的用户比中国的用户更加在意隐私,动不动就会把你告上法庭,弄不好就是上亿的赔偿。当时Facebook比腾讯过分多了,随时会根据用户提到的信息发广告,比如用户看过的美剧里的服装和要去的旅游地,精准得让用户恐怖,感觉没有任何隐私和安全感,自己在这些社交平台面前就是“透明人”。

  名词解释

  Feed(信息流)广告,Feed广告最早起源于Twitter——2011年7月,Twitter正式推出Promoted Tweets,这种广告形式按粉丝参与度收费。如今Feed广告逐渐成为了Facebook等一些社交网站首选的广告形式,目前国内的微博、QQ空间也都有类似的广告。

  所谓朋友圈Feed广告,就是在朋友圈好友发布的消息之间插入的一种广告形式。(来源:潇湘晨报 文/陈张书 张磊)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